首頁 -> 評論 ->論壇

【中通論壇】歐洲理事會主席將訪華 為中歐關係找平衡

分享到:
2022-11-27 01:2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1月2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王豐鈴)歐洲理事會11月24日宣布,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將於12月1日前往北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并稱“在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緊張的背景下,此次訪問對歐盟和中國來說是一個及時的接觸機會。歐盟和中國領導人將討論全球挑戰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  圖源:新華社

這將是歐洲理事會主席自2018年以來,首次在中國與習近平會面。也是中共20大之後,繼11月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北京,再有歐洲政壇高層訪華。

米歇爾前不久在巴厘島的G20峰會上表示:“歐盟需要重新平衡與中國的關係,因此,傾聽對方促進理解就顯得至關重要。” 歐洲理事會決定與中國接觸,與中國領導人會面,是否意味著歐盟對華政策的轉向?

對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25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分析指出,米歇爾的訪華行程,并非意味著歐盟對華政策轉向,而是顯示雙方均認為,中歐關係需要平衡保持穩定。“歐洲國家一些領導人意識到,在中美歐三方之間需要保持兩個平衡,其一是歐洲內部對華強硬派與合作務實派之間的平衡;其二是在歐美關係和中歐關係之間的平衡。”

崔洪建續指,中歐關係近兩年的確受到一些影響,但經過近一年的烏克蘭危機,歐洲意識到一味追隨美國無益於自身利益,中歐也從早期的分歧到如今開始尋找共識;此外,雙方在經貿合作上的需求并未改變,加上近期中歐領導人之間互動頻繁,中歐關係重啟勢頭猛。此外,米歇爾訪華也有另一層考量。歐盟一直擔心,成員國各自積極發展對華關係,會導致歐盟的影響力下降,米歇爾的意圖是作為歐盟的代言人發揮作用。

目前,歐盟內部對華政策仍顯現分歧。繼德國總理訪華後,荷蘭近日表態拒絕照搬美國對華芯片禁令。歐洲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22日在歐洲議會辯論時,稱歐盟不會仿效美國對中國採取嚴厲政策。呼籲歐洲議會“考量生活現實面、此現實的複雜性”。並因此遭到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團長賴因哈德·比蒂科費爾狠批,稱傅雷利對中國放軟態度,對此感到失望。

崔洪建直言,歐盟內部當前對華政策分歧很大,一些國家主張對華強硬,競爭和對抗先於合作,另一些國家仍希望保持平衡,討論未見結果,歐盟內部沒有達成共識。

崔洪建分析,在歐盟內部,若把政治領域和經貿領域分開來看,當前從政界到商界的主流,都是主張繼續維護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只是在維護的方式和手段上,以及能否增進合作空間上存在分歧。惟當前在經貿領域出現了一些意識形態化的趨勢,以德國為例,既不願意硬“脫鈎”放棄中國市場,又希望在利益管理上施加限制,即所謂的“多元化”,在經貿上施加一些政治標準。

歐盟表態不會仿效美國對中國採取嚴厲政策,美國能否接受盟友的“異心”?崔洪建分析認為,在公開姿態上,美國對德國總理訪華表示了尊重和理解,但在實際操作中,美國必定透過一些機制和手段,還會對歐洲施加壓力,還會試圖讓歐洲的對華政策服從於美國對華戰略。歐洲會否受影響,取決於能否明確在中美歐三角關係中,究竟是站在什麼樣的位置,更符合歐洲的利益。

近期中歐國家領導人之間頻繁接觸,德國總理朔爾茨11月4日率先訪華,此後習近平在印尼G20峰會期間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荷蘭首相呂特、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會面。如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將踏上訪京之路,如何評價中歐關係發展前景?

崔洪建指出,雙方在克服分歧、增加共識,不能指望回到過去關係中,但在已變更的背景下,可以去尋找并體現雙方關係中最基礎、最核心、最有用的那部分價值,抵禦寒潮和逆流。

“中歐首先需要穩定,接下來要進一步修復關係,重構雙方的政治互信,并在原有的經貿利益基礎上,增加政治安全領域的溝通和交流。接下來歐洲還面臨一系列問題,包括烏克蘭危機、經濟衰退、重新處理地緣政治等,都是中歐可以尋找新合作的方向。”(完)

【編輯:王豐鈴】

視頻

更 多
【黃埔百年】台灣歷史學家武之璋:兩岸黃埔子弟要共同承擔起和平統一的責任
中國反貪工作做得如何?全球反貪精英齊聚湖南長沙實地考察
糯米裡蘊藏的客家智慧:屬於客家人的“咖啡和曲奇”
香港百年首間文學舘開幕 莫言送祝賀林青霞聽講座
中國機器人亮相日本展覽 180度“鯉魚打挺”引全場關注
【黃埔百年】百歲“老爹”與百年黃埔 在台灣拜訪許歷農
速度與激情!一分半鐘看北京國際摩托車展精彩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