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視頻

香港回歸25週年|香港華人冠軍練馬師姚本輝:回歸後香港不僅“馬照跑”還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2022-06-30 09:05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晨操畫面,馬會早上情況】

  【同期】【引言】香港華人冠軍練馬師 姚本輝

  如何做到一位好的練馬師?對於馬匹那的認知,馬匹不同的反應,按牠的需要有不同的針對性操練方法,去練好牠們的狀態,找到適合馬匹的不同的騎師,這個配搭我們做得好,這也是非常關鍵的。這個是一個艱辛的行業,但是也是一個很有趣的行業。

  【晨操畫面,姚本輝在觀察馬匹】

  【同期】香港華人冠軍練馬師 姚本輝

  我們賽馬這個行業,如果晨操的話不同的職位都需要很早起床,我那麼多年已經習慣了,有時是三點半四點起床,都已經習慣了。一匹好的馬或者是明星馬,身形要像一般的國際運動員一樣,要有這個好的身型才可以到達很高水準的賽事。我現在回想起來,我起床那一刻我第一時間想到有一匹好馬在我的馬房裏面,我會為我能做這份工作而感到特別興奮。

  【同期】香港華人冠軍練馬師 姚本輝

  當時(入行)是1972年,香港賽馬會從業餘時代轉為職業,我才15歲,最主要是我15歲之前騎過一兩次馬,對馬有一些接觸,加上我當時身材比較矮小,見到馬會有廣告招聘見習學員,加上我很喜歡馬,所以嘗試投考入了馬圈。見習騎師都是本地人,外籍騎師全部都是“大師傅”(級別),試過兩班(見習騎師)一起住在一個宿舍裏面,超過20人,都是見習生,所以當時找坐騎的競爭比起現在要比較艱難,所以我退居幕後,希望朝着當練馬師方向發展。

  1995年(我)得到練馬師牌照,一開始當練馬師,可以練的馬匹不多,要不斷去爭取成績,爭取馬主信任。(95年)華籍(練馬師)只有三兩個,賽馬運動不是香港的產業,外籍人士從小接觸到馬,對於馬的知識和買馬方面接觸得比較早一些,認識多一些,相比之下我們本地人對這一方面認識比較遲。我做了練馬師幾年之後,曾經有一個低潮,就是某一季達不到馬會要求的最低評分,要努力不懈,要從各方面提升自己的馬匹和馬房的實力,無論是我助手的實力,還是馬匹的質素,都是慢慢累積回來的。

  【姚本輝馬房馬匹參與一級賽的畫面】

  【同期】香港華人冠軍練馬師 姚本輝

  我在不同時段有數隻馬都是明星級,我們參與賽事都勝出,對於當時來說整個馬房士氣上下員工都像打了強心針一樣,當時我對着牠們都覺得非同一般。

  我有幾次帶我的馬匹到外地出賽,特別印象深刻是有一次一場日本賽事,我是很刻意找本地(香港)騎師去出賽,能不能勝出是另一回事,但是我覺得很有意義,因為那一年我們基本上是全華班,團隊全部都是本地(香港)人,去代表香港參與一場賽事,最後僥倖勝出,意義更加大。

  贏了的感覺當然很好,因為我們是代表香港,代表香港人在海外贏了一級賽,很榮幸也很高興,也很感恩,覺得香港的賽馬事業更上一層樓,可以達到國際化水準。

  華人(練馬師)拿到冠軍練馬師的數字是偏低的,通常都是外籍練馬師獲得,到我拿冠軍(練馬師)那一年,一是馬房馬匹的數量足夠,二是我自己有一些運氣,騎師也騎得好,馬匹的質素和健康都很穩定,我整個馬季都很順利。所以很僥倖,那一年我拿到冠軍。

  【同期】香港華人冠軍練馬師 姚本輝

  回歸前香港是沒有一級賽的,沒有那麼國際化,25年後我們有很多一級賽,一年有12場一級賽,(曾經一年裡)有八場在國際水準佔了一定的地位。以去年為例,香港的馬匹有15隻達到國際上的評分,國際認可的,你可以想像香港的賽馬水準不斷地提升。

  “馬照跑、舞照跳”說了之後,香港賽馬能夠繼續,回歸前跑馬,現在也在跑馬,證實了“一國兩制”落實五十年不變,(香港)經歷沙士、疫情,對於賽馬沒有太大的影響,香港人對賽馬一直都很熱衷,是香港社會不能缺少的一環。

  對香港的賽馬事業有什麼新的期待呢?不斷走向國際化之外,有大灣區的發展,我們能夠有訓練馬匹的基地在(廣東)從化。我們香港的馬在從化訓練回來,都會有很多馬匹勝出,在從化訓練的勝出率比例是六分之一,我有超過20匹馬在從化,我有很多馬匹在從化訓練回來便勝出。希望慢慢將這一方面帶到內地,甚至日後如果有機會,在(內地)某地方可有育馬事業,將來在內地可以有多一些發展。

  對我來說賽馬是我的職業,我一生的工作和事業都在馬會,對我的意義也很重大。回歸以後賽馬事業不斷提升,我們作為一份子也很開心。當然如果有這個機會,我退休前希望還可以得到多一屆冠軍練馬師,我也很希望(日後)我的同行如果有華人能夠拿到冠軍練馬師,我也會很高興。

  記者 朱樂怡 付鈺 香港報道

視頻

更 多
在當下國際環境中 香港能起到什麼作用?
李世默:中國只是在重複iPhone的故事,美國卻視為是種威脅
中國學者講出事實:美國不只不讓中國當老大 當老二也不行 自身發展也不行
美政客為何到處制裁?美大學教授:他們靠制裁過活
香港教育迎“黃金十年”蔡若蓮:要擴容提質 廣納人才
香港譚公誕日 “夜飛龍”降臨
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答中通社問:北京研習之行有三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