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苑

妙手慎思 還原歷史

分享到:
2023-06-05 11:2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5日電  康文署轄下的文物修復辦事處,致力保存本港珍貴的文化財產,包括著名歌手的演唱會服飾、鞋履等。傳承文脈須培育專才,在政府撥款支持下,該署已有逾50人參與不同文物修復培訓課程。

康文署一級助理館長(文物修復)張婉娟和二級助理館長(文物修復)李翠瑩早前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分享文物修復的經驗和心得。

已故歌手張國榮逾20年前在演唱會上穿着的貝殼裙褲,設計前衞;歌手許冠傑約30年前在光榮引退演唱會穿上色彩鮮艷的外衣,背着降落傘從天而降,帶給觀眾無限驚喜。

一件件經典藏品讓觀眾彷彿穿越時空,近距離感受本港流行文化的魅力,背後全靠一雙雙巧手修復這些文物。

悉心修復 傳承文脈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一級助理館長(文物修復)張婉娟加入文物修復辦事處20多年,主要負責紡織品修復。

訪問當天,她身穿實驗室白袍、戴上手套,推着一輛載滿修復工具的手推車走進展廳,手持電筒和放大鏡,小心翼翼檢查展品上的一珠一線,又用吸塵機輕輕為展品除塵。

她曾花上個多月時間,修復許冠傑在演唱會上穿着的經典服飾。“這件服飾借到博物館時,很多珠片的縫線鬆脫,我們要用線加固。”

修復後的保存工作也要小心,張婉娟說:“整件服飾釘有很多珠片,本身頗重,由於垂直展示會受到若干拉力,我們會定期檢查,看看珠片等有否特別問題。”

另一文物修復人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二級助理館長(文物修復)李翠瑩,約四年前加入文物修復辦事處,專門修復有機類文物。已故歌手張國榮於“跨越97演唱會”穿着的高跟鞋、生前獎座等,均由她修復。

李翠瑩說:“這雙高跟鞋過往存放於鞋盒內,也曾被壓過,因此鞋帶已垂下來。展覽設計師希望展品展出時,能呈現當時穿着的效果,因此我們以亞加力膠條支撐鞋帶,再以魚絲加固。”

科學根基 心靈手巧

文物抵達博物館時,會先送到博物館的有機文物修復室接受“身體檢查”,展出期間如有損毀,也須送返修復室作緊急處理。

張婉娟平日在這裏以顯微鏡觀察文物的狀況,有需要時也為紡織品染色或縫補。

大學時修讀化學和材料科學,張婉娟說科學知識讓她了解文物的材料特性,更培養出研究精神。

“過往文物大部分採用天然材料,如絲質、棉質;現代文物很多採用纖維,屬人造材料。當文物衰變時,你需以研究精神,思考用甚麼方式修復,這工作是越做越有趣。”

李翠瑩同樣修讀化學,也認為科學知識有助她選擇合適的文物修復方法。“例如膠水有不同熔點。如果一件文物需於戶外展示,與室內展示所用的膠水便會不一樣,這方面需用上化學知識。”

除了要有科學知識作為基礎,文物修復更講求耐性。

張婉娟說:“你或要對着同一件文物一、兩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每日看似做重複的針步,但每個地方下針的位置,須因應情況作出變化。”

李翠瑩說:“文物修復是慢工出細活的工作,因此手要穩定,要細心。”

專業培訓 與時並進

為支持文化藝術發展,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撥款3,700萬元,在六個年度內為康文署和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文物修復人員,提供專業培訓。

李翠瑩早前便於線上參與海外的立體文物展品支架製作課程,學習如何進行量度,選擇工具和材料等。

康文署至今已有超過50人參與本地或海外17項文物修復專業培訓課程,包括各類文物修護理論、傳統中國書畫裝裱、博物館環境及風險監控、文物保存理論、博物館展櫃管理等。

(完)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
北京車展看點多!天天擠滿 全球車企大佬齊現身!
穿越千年的凝望 與香港記者一起走進“龍門石窟”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
印度大選|如果贏家是莫迪,中印關係會如何?
【通講壇】菲律賓“拒和”搞軍演 膽氣從哪來?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