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這樣的安寧服務:預設醫療指示預設照顧計劃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月1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崔靜雯)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晚期病患長者不斷攀升,社會對晚期病人護理服務需求日益增加。香港賽馬會推行“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在社區及安老院舍推行安寧服務,讓他們在知情下作出臨終護理選擇。計劃涵蓋全港近三成津貼安老院舍,超過3200名病人受惠。2016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近5.2億港元推行“賽馬會安寧頌”計劃,讓晚期病患可作出“預設照顧計劃”及“預設醫療指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涵蓋全港近三成津貼安老院舍,超過3200名病人受惠。 16日,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召開發佈會公佈一項調查結果顯示,1506名受訪者中,約70%受訪者從未聽過“安寧照顧”,甚至大部分受訪者分別表示從未聽過“預設醫療指示”、“預設照顧計劃”。 在發佈會現場,78歲的晚期帕金遜症患者邱女士分享簽署“預設醫療指示”、“預設照顧計劃”的決定。“我唯一的親人不在身邊,萬一身體情況轉差,甚至昏迷時沒有人可以轉達我的治療意願。帕金遜已經困擾我20年,我也很辛苦。我已經決定情況轉差時,不做入侵性治療,不插喉,不電擊。” “預設醫療指示”與安樂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預設醫療指示”是在指明情況下不給予或中止對末期病人施行維持生命的治療。訂立者不得透過指示拒絕基本護理、紓緩治療或要求施用或處方某物質以結束其生命。 對於晚期病患長者而言,提早準備晚期照顧計劃、尊重病人意願以及有效地讓病人、家屬及醫護團隊溝通、討論最適切的照顧方向十分重要。這與香港特區政府最近在憲報刊登《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草案》,目的相同。 香港中通社圖片 2019年,香港醫院管理局就已制定“預設照顧計劃”指引,醫院在晚期照顧時所作的醫療決定,必須根據病人的最佳利益,同時顧及病人曾表達的願望、意向和價值觀,並衡量治療選擇的好處、風險和負擔而審慎考量。 根據善終及醫療環境、醫療護理等因素排名的“死亡質量指數”,香港由2015年全球第22位,升至2021年第9位。 香港醫院管理局港島東聯網律敦治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副顧問王自強表示,“預設照顧計劃”是一個全面溝通過程,病人可以列出在指定情況下拒絕哪些維生治療。充份溝通,對晚期病患者和家人都很重要,可讓彼此了解雙方心意,讓家人可適從以及協助執行患者意願。在尊重病患者自決及選擇的權利下,讓患者在人生最後的階段能夠達成未了心願,作出正確的安寧抉擇,無悔無憾。 20年後,每4個香港居民中就有一位65歲或以上的長者。有分析指,晚期病人護理服務需求正日益增加,社會應多加關注病人的護理自主權。 【編輯:李泺】
|
視頻更 多
馬龍台灣之行掀起熱潮 謝立功:海峽兩岸交流不能斷
李家超率官員赴立法會午宴 這次就餐他們談了些什麼
從天后廟到清真寺只需10分鐘 宗教學教授們在香港感受到哪些震撼?
2500隻“大熊貓”登陸香港!還有超逼真真人版“熊貓” 把古天樂和佘詩曼都吸引來了
搶先看大熊貓“安安““可可”萌態!12月8日正式與公眾見面
宗教領袖說宗教|宗教為何要“中國化”?
關於宗教“中國化” 香港六宗教領袖怎麼說?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