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這件事,牽動全國14億人

分享到:
2023-06-08 15:2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8日電 這兩天,中國內地的人們都在圍繞著一件事忙碌——高考。

6月7日,2023年全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全國有1291萬考生奔赴考場,比去年增加近百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全國有一千多萬考生走向考場。圖源:中通社

但高考不僅是1291萬考生的事,更牽動著全國14億人的心。

從學生家長到老師,再到志願者,最後到各地教育、衛生、交通等部門,都在為高考學子護航。

高考排面有多“誇張”?

首先,各地政府推出各項措施為學子撐起“保護傘”。

在交通方面,為緩解高考期間考生赴考時間段的交通壓力,確保考生按時抵達考點,湖北、湖南、遼寧等多地的各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調整上班時間,實行錯峰上班。浙江、河南、山東、深圳等地推出“綠色通道”暢行服務。北京在高考期間,送考車輛不受尾號限行限制。海南三亞考生可通過送考專線預約“一對一”等接送方式。

在考試環境方面,為給考生營造良好的考試環境,山東、四川、瀘州等多地開啟“靜音模式”,開展護考宣傳和噪聲專項治理行動。例如對考點周邊公交車禁止鳴笛、禁止使用車輛報站機外擴。高考期間禁止進行施工作業及其他噪聲污染活動,禁止開展產生噪聲的露天娛樂、廣場舞、集會、商業宣傳和燃放煙花爆竹等活動。

在學生安全方面,多地消防人員及民警在高考前對校園開展了詳細的安全檢查,同時針對校內外的食品安全進行排查整治。另外,今年是實施新冠“乙類乙管”後的首次高考,各地也根據教育部要求,制定了考試防疫方案和應急預案,并備足備用考場、防疫物資等,有省市在考點附近醫療機構開啟了綠色救治通道,救護車隨時待命。

在高考安檢方面,防範手機作弊是高考安檢的重要內容,多地考場首次配備使用智能安檢門,另有5G信號屏蔽儀、金屬探測儀等設備。另外,多地高考試卷更是由專人專車護送,并全程開啟監控,同時,有些地方(如北京)還有民警隨車押運,全程監管,確保試卷絕對安全。可以說,高考試卷押運甚至比運鈔都要嚴格。

專場全程監控。圖源:中通社

其次,多地開展高考志願者服務活動。

如天津啟動“高考應急服務車”志願服務活動,60輛出租車值守30個考點。合肥動員1000餘名青年志願者參與考生愛心護航、考場秩序維護、考點停車保障、陪考家長防暑降溫、電信詐騙防範宣傳等志願服務。

另外,多地啟動“高考直通車”公益活動,送考司機包括出租車、網約車、公交車及私家車駕駛員,解決考生們乘車難問題。

愛心車主提供護考服務。圖源:網絡

福建省寧德市的譚金鎖司機連續7年參與“高考直通車”護考服務。他表示自己所在的“愛心車主群”早早就開始做好籌備工作,司機們提前進行踩點、測算路途所用的時間等。他還特地購買了一些寫有“金榜題名”“逢考必過”字樣的鼓勵勛章,“希望他們都能考出好成績。”

除上述的“硬件”準備,中國家長們追求好彩頭的“謎之操作”也值得一提。

到佛寺、孔廟、道觀等宗教活動場所去許願、祈福和燒香,已經成為中國各地高考前的“常規操作”。還有一些“別出心裁”的打氣方式。例如高舉向日葵,象征著孩子們“一舉奪魁”;身穿綠色衣服,寓意“一路綠燈”;吃蛋糕和粽子,因為要“高中”(諧音:糕粽)。

另外,穿旗袍送考也可以說是多年延續下來的“高考傳統”。很多媽媽在高考當天會身穿大紅色旗袍,希望孩子高考“開門紅”,“旗開得勝”。不過旗袍也不是媽媽“專利”,有些考場外還出現了穿旗袍的爸爸。

孩子們在考場,家長們在緊張等待互相鼓勁。圖源:新華社

孩子們高考,家長的著裝成為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圖源:中通社

有的家長,在高考當天坐的車也要選個好的車牌,“666”“985”“211”當然是首選,最好司機也要姓馬,因為“馬到成功”。

有的商家也抓住了家長“討彩頭”的心里玩出新花樣,例如推出“祈福”文具、定勝糕等“考試限定”產品,包括“逢考必過”筆記本、“金榜題名”筆、“未來可期”手鏈等。還有食品商家推出“刻字麵條”,號稱麵條煮沸後字體不會消失,讓考生把好運直接“吃”下去。

商家也適時推出各種應景產品。圖源:網絡

不過,“討彩頭”也不是中國獨有。在韓國的“高考”前,考生都會吃年糕和飴糖,因為它們有黏性,而“黏住,粘住”這個動詞在韓語慣用語“通過考試”里,也有“考中,及格”的含義。相反,因為海帶滑溜,所以在韓語慣用語里,“吃海帶湯”的含義就等同於“考試不及格”、“名落孫山”,所以習俗上大家在高考前都不會吃海帶湯。

為何中國人如此看重高考?

考大學并不是中國獨有,但就重視程度來說,中國在全世界都可以說是數一數二。有許多西方國家人士不解為何中國人執迷一場高考。

“中國的大學入學考試就像是一種強迫症,帶著不加掩飾的可怕執迷。”《愛爾蘭時報》曾經這樣形容。

總的來看,中國人尤為重視高考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歷史原因。中國是考試製度的故鄉。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教育一直受到高度重視,通過考試歷來是提升社會地位的一種方式。這在古代的科舉考試製度中就尤為明顯,平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入國家最高統治機構。

第二,唯一性和公正性。不像美國的大學錄取,除了統一考試成績外,還會參考平時成績和綜合素養評價。而中國高考具有唯一性,成績是大學錄取的唯一參照。有教育專家指出,高考的核心功能是公平與科學選才,公平公正是其永恒不變的原則和底線。

第三,高考仍是很多人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為考上大學,連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備戰高考的新聞,不在少數。為什麼?因為從高考制度正式建立以來,高考確實改變了很多人、很多家庭的命運,承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跳板角色。靠高考“走出大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高考改變命運在目前仍然是普遍的想法。圖源:中通社

參加1977年高考的袁亞湘,在考試之前已經在家務農3年,插秧、犁地、種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高考後,他成功考入湘潭大學數理系計算數學專業。隨後,他走出鄉野,一路從湖南到北京、再到英國劍橋,一次次打破了人生的“天花板”,登上數學研究的巔峰。

他感慨:“40多年前的那場高考給我的人生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

這只是千千萬萬個通過高考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其中一員。

中國的高考制度或許還有不足,但40多年來,它一直在國家發展中持續調整和完善,探索“中國經驗”。好消息是,包括英國劍橋大學、伯明翰大學、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等越來越多海外院校,開始承認中國的高考成績。

有評論指出,“雖然考卷不是決定個人前途命運的唯一憑證,更不是成長成才的唯一鑰匙,但它依然寄託著莘莘學子不負韶華的誓言,寄託著國家和民族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完)

【編輯:殷田靜子】

視頻

更 多
首次立法!中國低速無人駕駛汽車“有法可依”了
這個浪漫五月 屬於在港的一萬五千名法國人
香港教育局推出港版《中國通史》 未來還想推英文版
黎智英與美國的勾結 在香港法院上愈揭愈清晰
看潮汕人的英歌舞與攝影作品 選這個地點很有意思 
中國女排“南長城”徐雲麗為香港學生帶來不一般的排球課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