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90後醫生棄美返港 投身抗疫談公衛願景

分享到:
2022-03-31 21:5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3月31日電 90後、港大畢業、美國公共衛生碩士、受邀在聯合國發言……這些關鍵詞,讓香港青年醫生吳澤銓備受關注。他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講述親歷美國疫情後決定回港執業的醫路歷程,而在抗疫背後還有更大的醫療願景。

“生存是人類最根本的權利。中國認為生命無價,並以實際數據向世界證明保護人民的責任。我懇請全球領導停止玩弄人民的生命,開始尊重人民生存的權利。”吳澤銓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的發言,正是他在美國經歷抗疫混亂後的心聲。

2019年在美國讀書、工作,吳澤銓完整經歷了當地新冠疫情的暴發、失控。在他看來,美國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但抗疫方面的不負責任,令他感到失望。

“他們因崇尚個人主義而沒有了公民責任。”他認爲,與中國14億人口齊心抗疫的責任心不同,美國社會上很多聲音影響公眾,連戴口罩的政策都五花八門,對抗疫毫無幫助。

“我在美國學到的東西,可能在美國不能做什麼。”從公共衛生全球第一學府霍普金斯畢業後,吳澤銓決定回到亞洲,香港是一個好選擇。

2021年上半年,吳澤銓回到香港。第五波疫情暴發,他毫不猶豫投身一線,在機場、疫苗接種中心服務。他意識到,長者病死率很高,保護老人安全是抗疫工作的重點。

“現在80歲以上的群體疫苗接種率僅約30%,但老人打兩針遠遠不夠。”在吳澤銓看來,醫療資源難以負荷時,更應優先給老人、小孩最好的治療。香港因有內地的支持,資源已比較充足,老人的防疫要更大力推,才可以慢慢放鬆。

拋開疫情大環境,吳澤銓作為香港職業醫生,也發現體制中存在的不少問題。

他認為,香港醫療最大的問題是管理醫療的全都是專科醫生,他們看醫療只會從專科角度出發。但公共衛生政策是一個整體,不只是在診所看診開藥。

以安老院的運營為例,香港老齡化日趨嚴重,但當下醫療體系所關注的是病人的生存而非生活。因經歷了婆婆去世前被護工“簡單”照顧,吳澤銓認識到長者晚年的生活應該被尊重,而不僅僅是提供安老院角落的一個床位。

他以內地的養老院舉例,會通過太極、麻將、廣場舞等活動讓老人更好地在社區中融入社會,心態變好身體也隨之硬朗,但這些方法並不是很昂貴的防禦治病的辦法。

“正如中央政府所說這是一場戰爭,我們的心態要抗疫,對抗這個病毒。”吳澤銓直言,無論是疫情還是香港的醫療,每一個人多走一步,其實世界會更美好。公共醫療系統除了治病,還應該關注怎樣讓人活得更好。(顏琨 張明臻

【編輯:李明珠】

視頻

更 多
又炒“中國間諜威脅”冷飯,美國意在何為?
雷倩:西方眼中的中國三大“罪” 卻讓第三世界國家得以聯通世界
【通講壇】金正恩現場指導洲際彈道導彈試射 朝鮮想幹什麼?
眾星雲集!戶外音樂派對!這個音樂節有點東西
鋼鐵俠和艾莎公主都來了!在香港迪士尼跑馬拉松是種什麼體驗?
【你不知道的香港】特別的非遺文化——一份送給逝者的禮物
中老鐵路還能這樣運輸!55台“貴州造”新能源客車“坐火車”出境到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