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10月14日報章社評:折衷鬆社交距離 復常免走回頭路

分享到:
2022-10-14 10:2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0月14日電  香港20日起將進一步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但入境檢疫“0+0”的社會期盼似未能再有發展,從而牽扯的人才問題引發社會關注。香港多份報章10月14日對此發表社評。

香港《星島日報》發表社評:折衷鬆社交距離 復常免走回頭路

當局突然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是試圖在抗疫和社會經濟復常之間取得平衡,尤其社會有很多聲音要求盡快將入境檢疫安排進一步由“0+3”放寬至“0+0”,但客觀形勢暫時不容許,唯有在社交距離作出些微鬆綁,以折衷方式穩步有序推進復常,爭取市民支持。昨天新增五千六百二十二宗確診,是自十九天以來確診宗數首次重上五千宗,當局選擇此時對防疫措施鬆綁,相信與復常效果不似預期有關。香港需要與世界聯通,但復常不能操之過急,若走得太快,隨時引爆新一波疫情,可能被逼要再收緊防疫措施,相信是社會各界最不願看到。因此,復常須在風險可控,穩打穩紮地逐步有序推進,才可不用走回頭路。

香港《明報》發表社評:香港搶人才須快狠準 着眼減辣托市易失焦

近年香港內憂外患重重,面對人才流失、企業移走,政府如何“搶企業、搶人才”,惹人關注。據外媒報道,港府正考慮放寬買家印花稅及簽證限制,吸引外來人才。香港生活成本和樓價之高,長期在全球居首,近期本港樓市吹起逆風,免除非港人買家印花稅,最直接效果是“托市”,可以吸引多少人才來港,還得走着瞧。政府就算有意方便港漂置業定居,亦須設下嚴格限制,提防炒賣。近年中美關係惡化,多了內地專才從美國回流,負笈美國人數亦有所減少,香港放寬工作簽證限制,可以吸引“海歸”及內地精英學生為重點,但同時亦要確保本地年輕才俊有上流發展機會。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復常穩步走 欲速則不達

港人受疫困之苦久矣,自本港放寬入境檢疫政策實施“0+3”後,坊間要求放寬至“0+0”的呼聲高漲,不少人急切盼望加快復常以至完全復常,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惟疫情防控是重大的公共決策,須按照疫情發展趨勢和科學資料分析,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進行決斷。根本原則是在風險可控情況下,同時維護民生活動,讓社會有最大經濟活力,維持香港國際競爭力,提升發展動能。一句話概括,就是“抗疫不躺平”。而從科學資料分析,現時香港實施“0+0”時機未到,政府在放寬檢疫安排之時,審慎平衡風險,避免“欲速則不達”,是負責的做法。(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破浪爭先!看78支龍舟隊香港一決高下
六一兒童節來臨 他們應該得到禮物而不是死亡
香港中大學生獲“劉士銘藝術獎學金”:藝術帶來力量
家鄉市集開鑼!一天吃遍“網紅”美食 看遍非遺文化
(黃埔百年)周恩來侄外孫沈清:以百年黃埔魂 圓今日中國夢
【通講壇】止住下滑重回對話 中美防長終見面
陳茂波率團赴美宣傳香港:香港是外資進中國和亞洲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