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習拜會意義深遠 為中美關係找方向

分享到:
2022-11-16 13:04 | 稿件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字號: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峇里島與美國總統拜登於周一傍晚(14日)舉行會晤,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美元首第一次面對面的會晤。在世界局勢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習拜會”備受全球關注。

習提三個應該 為世界發展謀未來

習近平在會晤中談到“三個應該”:我們應該以史為鑑、面向未來;應該為兩國關係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推動中美關係向上提升;應該同各國一道,為世界和平增強希望,為全球穩定增加信心,為共同發展增添動力。

“三個應該”既着眼於中美關係的過去和未來,也着眼於中美兩個大國應承擔的國際責任,可以說,這是為中美關係找方向,為世界發展謀未來。

習近平說:“中美兩國從接觸、建交走到今天,歷經50多年風風雨雨,有得也有失,有經驗也有教訓。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應該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中美建交逾半世紀 經歷4時期

中美建交50多年來,經歷了4個時期:一是1979年至1988年的戰略合作期;二是1989年至2001年的危機與合作並存期;三是2002年至2009年的相對穩定期;四是2010年至今的問題多發期。

在中美關係的第一個時期,兩國彼此獲益匪淺。美國看到了中國這個巨大的潛在市場,許多大企業紛紛登陸中國,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美國企業在華投資獲利豐厚;中國則看到了美國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先進的管理經驗,虛心向美國學習,提升了自己。

在中美關係的第二個時期,兩國之間發生了多次危機,包括:美國對中國全面制裁、“銀河號”事件、李登輝訪美、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南海撞機事件等,兩國關係一度陷入冰河。

在中美關係的第三個時期,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中美貿易迅速攀升,中美元首每年見面4、5次,兩國開闢了許多新的對話機制,包括中美戰略對話機制、中美能源對話機制、中美反恐磋商機制等。

中國於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中美關係進入了問題多發的第四個階段,特別是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貿易戰,令兩國都遭受巨大損失。

梳理中美關係的發展脈絡,可以清晰地看出,凡是中美關係好的時候,兩國都受益;凡是中美關係不好的時候,兩國都遭殃。美國作為世界“老大”,始終掌握着中美關係的主動權,中美關係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是把中國當成合作夥伴還是競爭對手、是當成朋友還是敵人。

習近平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這是在告訴拜登,回望來路、認清規律,才能悟出中美兩國的相處之道。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 消除對華猜忌

習近平指出:“當前,中美關係面臨的局面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我們作為中美兩個大國的領導人,要起到把舵定向的作用,應該為兩國關係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推動中美關係向上提升。”

近年來,中美兩國的關係是很不正常的。按說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每年貿易額高達7,000多億美元,美國是全球金融強國、科技強國,中國則是“世界工廠”,彼此的產業互補性很強,已經發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根本不可能“脫鈎”;但美國一些人卻違反經濟常識,反覆炒作“對華經濟脫鈎論”,中美關係愈來愈“意識形態化”,幾乎每一次衝突,都是美國挑起,中國被動還手。

例如,在涉及香港問題上,美國首先制裁中國官員,中國被迫制裁美國官員;在涉及台灣問題上,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台,中國被迫實施對佩洛西制裁,並在台海軍演,向“台獨”勢力敲響警鐘。

中國反覆向美國講“建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顯然,美國並不相信中國會這樣做,舉起了遏制中國的大棒。作為國家領導人,當然應該首先考慮本國的利益,但作為大國領導人,要思考和明確本國的發展方向,也要思考和明確與他國及世界的相處之道;明明可以相互包容、互利共贏,為甚麼一定要搞成你死我活的局面呢?

習近平提出的中美關係要找到正確方向、蓄積向上的力量,最重要的是美國應消除對中國崛起的猜忌、焦灼和恐懼心理。中國沒有“國強必霸”的基因,“君子和而不同”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近代以來,中國所有的對外戰爭,都是外敵入侵之時被迫作出的還擊。認識到這一點,美國看待中國的態度才會回歸理性。

和則多方得利 共同發展添動力

習近平講到:“我們今天的會晤舉世矚目。我們應該同各國一道,為世界和平增強希望,為全球穩定增加信心,為共同發展增添動力。”

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和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中美兩國關係是好還是壞、是合作還是抗衡、是信任還是猜忌,必然波及全球,一切渴望世界和平、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國家,都期待中美兩國保持良好關係。如果沒有中美聯手,世界上的許多難題無法解決,例如應對氣候變化、打擊恐怖主義、推進全球減貧事業等;從這個角度講,中美不僅“和則兩利”,而且“和則多方得利”。

事實上,近年來中美關係的下行,令許多國家不得不“選邊站隊”,十分苦惱。最近,連美國的盟友也忍受不了總是被“牽制”,德國總理朔爾茨率龐大企業家代表團訪華,開始在中美之間尋找平衡點。

港做緩衝地帶 助推中美關係上行

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應有大視野、大格局、大心胸、大境界、大擔當,如果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予他人,也許可以稱霸一時,但不可能永遠稱霸,把別人逼急了,最終會眾叛親離。習近平與拜登講的一番話十分中肯,可以說是真心為中美關係找方向、為世界發展謀未來。所以說,“習拜會”的意義十分廣泛和長遠。

香港經濟的外向型特徵十分明顯,無論是對美的轉口貿易,還是與世界各地的經濟活動,都會受到中美關係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未來若中美關係上行,香港可從中受益;倘中美關係下行、甚至對抗加劇,香港則會受損。從中美關係大局看香港,香港不能置身其外,而應為中美關係上行發揮助推作用;就算今後中美之間出現“新冷戰”,香港也應成為“緩衝地帶”,為中美關係緩和盡一分力。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編輯:汪彥希】

視頻

更 多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
印度大選|如果贏家是莫迪,中印關係會如何?
【通講壇】菲律賓“拒和”搞軍演 膽氣從哪來?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銀髮婚禮|讓我為你再披上婚紗
4月22日齊“走塑"!你準備好了嗎?
三十五載時光之旅:與戴安娜王妃再度邂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