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專訪李家超:香港須從三方面著手維護國家安全

分享到:
2021-08-14 16:43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8月14日電 “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我們廣納所有知識文化,但仍要防範外部勢力利用香港阻礙國家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上任一個多月之際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對於國際大都會如何防範國家安全風險,作出上述提醒。

  2019年香港經歷“黑暴”,李家超總結這段經驗認為,香港市民國家意識不強,國家安全意識更加薄弱,大家認為香港治安很好之時,外部勢力其實已經建立了很多代理人,導致“去國家化”“去中華化”“去民族化”的暗湧,最後演化為“黑暴”。

  “過去20多年沒法成功就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是原因之一”,李家超明確指出,“23條是一定會立的,涉及的七個罪行,香港國安法已處理了兩個,另外五個罪行包括煽動叛亂、竊取國家機密等,也有現有法律處理,但必然需要再強化,正研究用最好的辦法,再作決定。”

  國安法在香港實施一年多來,社會由亂及治,但襲警案、恐嚇法官等事件,反映社會仍有暗流湧動。部分市民認為香港不復往昔而離開,內心深處仍不理解國安概念。

  對於如何加強國安,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區政府仍要做三方面的工作,包括防範外部風險、鞏固內部意識形態、創造香港共同價值。

  “外國勢力還在推波助瀾,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外國擔心中國的和平崛起,損害他們的利益,特別是領導世界的地位受影響。”李家超認為,香港特區必須守好一個風險,就是外部勢力利用香港阻礙國家發展,利用香港做一些攻擊國家的事情。他相信,國安法能讓香港很好地防範這一外部風險,但仍要做好風險管理,強化情報、管控、執法。

  內部意識形態矯正方面,李家超坦言需要做很多工夫,特別是教育要做大量工作。“過去十多年,諸如‘違法達義’這種歪理充斥香港,國安法之後,政府在這方面重複發聲,但社會也要發聲,民間和政府可以合作,共同矯正荒謬的意識形態。”他直指,過去的憲法、基本法教育,可能流於形式,現在應將理念講出來,例如香港在哪方面有高度自治,包括司法獨立、終審權等,以及什麼叫行政主導等等。

  “另外一個重要方向,我們一定要再強調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特別是新中國經歷了什麼。”李家超強調,這些教育能讓香港在意識形態方面回歸正軌,從而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

  李家超最後提出,香港要創造讓自己自豪的價值。當香港排除了國安風險、掃除施政障礙,海闊天空,青少年會有良好的發展機會。

  “一方面香港有自身優勢,包括數間世界百強大學、國家實驗室的支持、與世界溝通的語言能力,讓香港與世界接軌。”另一方面,李家超強調,“香港還有一個絕對優勢,我們是祖國的一部分,在大灣區發展、‘十四五’規劃之下,中央很照顧香港,我們只需要利用好這些機會,相信香港的發展會高速增長。”

  上任政務司司長首日,李家超就強調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受訪時說過維護國家安全是從業以來最有意義的事。至於應用什麼態度去處理一般的社會及民生方面的問題,李家超在專訪中特別提到,居安思危並不單指國安,管理香港也要有憂患意識,應付突如其來的嚴重威脅。他以2018年香港遭遇的超強颱風“山竹”舉例,認為應對不涉及國家安全的天然災害,也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永遠不能自我滿足。

  “如果抱著這個態度,老百姓就安居樂業了。”國安家好、由亂轉治、由治及興,新一任政務司司長對香港這個“東方之珠”再綻放光彩,充滿絕對信心。

視頻

更 多
無人機拼出粽子、龍舟你看過嗎?
中國新能源車已經能開進水裡了?00後們購車最關注什麼?
嫦娥六號“月背採樣”任務“幕後團隊”公開研究和採樣過程!
香港終院兩非常任法官請辭 李家超:法院獨立司法權不變
端午節香港各區龍舟賽不斷 觀賽人潮擠滿賽道氣氛熱烈
【LIVING IN HONG KONG】港大澳籍教授居港八年:在萬里星河和古老中華文化中沉迷
港大外籍科學家談中國“月背採樣”:“極具挑戰性” 彌補了人類探月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