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香港報章11月27日社評摘要

分享到:
2023-11-27 10:24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1月27日電 香港報章11月27日就相關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文匯報》發表社評:加快科研成果中試轉化要與內地更多協同

目前香港在中試轉化上,正沿兩大方向突破:一是2022年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撥款100億元設立“產學研1+計劃”,用這筆錢來支持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第一期是3年內成功把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第二期是隨後兩年內把科研成果商品化。二是將河套香港園區構建成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政府考慮在河套地區、新田一帶設立“中試轉化基地”,這一思路契合國家政策支持方向。

目前內地中試轉化基地建設如火如荼,如近期雄安新區就有17家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掛牌,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啟程到福州、寧德等地訪問高新科技企業,亦正是實地借鑒內地發展中試轉化基地經驗的好機會。特區政府要主動出擊、加強與內地中試轉化基地的合作,在河套、新田建設“中試轉化基地”的規劃與發展上,要與深圳園區更充分地協同,以加快香港科研成果轉化步伐。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藥企落戶河套 香港需引入更多“阿斯利康”

英國藥企阿斯利康將於香港河套區設立研發中心和創新園,不但標誌特區政府招商引資取得重大成果,還反映跨國藥企看好中國市場發展前景,利用香港的內聯外通優勢,加快創新藥物的研發,並讓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藥進入內地的首站。此舉不但為香港和大灣區醫藥研發注入新動能,更有助香港建設成國際創科中心。

吸引跨國藥企落戶只是第一步,還須做好配套,才有望令新藥開發進程事半功倍。當大批藥企全情投入研發創新藥,一旦研究取得成果,當局需要有足夠人手審批藥物,否則只會拖慢新藥上市進度。此外,第一期臨床研究需要1年時間才能獲批並開始招募病人,跟南韓僅需3至4個月顯得緩慢,當局須研究如何拆牆鬆綁,加快相關進度。

阿斯利康落戶香港,切合了香港是內地與世界之間的超級聯繫人角色,香港須發揮這獨特優勢,並與大灣區城市的創科及生產優勢結合,做到產科研一體化,才能吸引更多海內外藥企來港設立研發和生產基地,冀能產生群聚效應,讓醫藥產業建立完善供應鏈生態圈,加快香港產業升級轉型,推動香港成為亞洲以至國際醫藥研發樞紐。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放寬自由行 提振香港旅遊業

面對着全球整體經濟環境疲弱以及利率高企下,加上港人北上消費熱潮,令北上與南下人數差距日漸增加,要提振香港旅遊經濟實不容易,建議提振本地旅遊業,尤其針對內地客,需要在政策及措施上進行改善,多管齊下。建議當局擴大自由行適用城市,放寬自由行限制,以吸引更多旅客;香港與深圳民眾在商業、創科、文化等多方面交往頻繁,亦建議放寬“一周一行”,以便利人員往來,助長經濟發展。

吸引內地客來港消費之外,香港需要吸引更多國際旅客。特區政府少不免需要透過加強旅遊在海外宣傳,例如針對主要國際旅客群在網絡平台宣傳香港旅遊等。同時,亦要提升香港旅遊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建議未來大量展覽及各式各樣的國際會議活動在港進行,可以把重點國際盛事串聯起來,大幅增加其對國際及內地旅客的吸引力,將宣傳及經濟效益與熱門元素形成協同效應,提高香港對於國際旅客的吸引力。(完)

【編輯:徐嘉儀】

視頻

更 多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
北京車展看點多!天天擠滿 全球車企大佬齊現身!
穿越千年的凝望 與香港記者一起走進“龍門石窟”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
印度大選|如果贏家是莫迪,中印關係會如何?
【通講壇】菲律賓“拒和”搞軍演 膽氣從哪來?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