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通說:炒作對華“去風險”,冰島外長說了句實話

分享到:
2023-07-14 22:24 | 稿件來源:通說

【字號:

 “今天我們談論中國,談論我們對中國的依賴,談論‘去風險’。但老實說,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個這麼想的——我不一定理解這詞的意思……

說這話的,是冰島外長吉爾法多蒂爾

當地時間7月12日,在北約峰會期間舉行的北約公共論壇上,對華“去風險”話題再度被大肆炒作。當談到供應鏈問題時,吉爾法多蒂爾不禁表現出困惑,說出了這句實話。

這段話引起推特網民的熱議,有網民認為這是典型的“先射箭再畫靶”:“他們造了個詞出來,然後才往裡面填內容。”

有人揶揄道:“美國會告訴你是什麼意思的。”

還有網民表示,“‘去風險’就跟‘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一個意思,這不是一個單一概念,取決於謊言帝國美國怎麼定義它。順便說一句,這個定義也是由美國的利益來決定。”

近幾個月以來,“去風險”一詞反復出現在西方外交叙事中,成為美國及其盟友對華政策上的“最新共識”。

5月3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美國一歐盟貿易和技術理事會”部長級會議後對記者稱,美歐對華不尋求對抗、冷戰或“脫鈎”,而是聚焦“去風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6月1日對此表示,最近“去風險”成了一個熱詞,要討論“去風險”,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風險。

毛寧(中國外交部網站圖片)

毛寧表示,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各國企業提供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中國堅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同各國開展經貿科技投資合作。中國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這樣的中國不是風險是機遇。

她同時表示,世界面臨的真正風險是搞陣營對抗和新冷戰,是肆意干涉別國內政製造地區動蕩混亂,是將經濟科技問題政治化,破壞全球產供鏈穩定,是對外轉嫁經濟金融風險,周期性收割世界財富。國際社會應當警惕和共同防禦的是這些風險。


從“脫鈎”到“去風險”


翻查資料,“去風險”其實是由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政策中的“脫鈎”之說演化而來。但為何會變成“去風險”?這明顯是市場的問題,跟現實情況有關。

香港中通社圖片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今年3月就歐盟的中國政策發表講話時,道出了原因:“與中國脫鈎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歐洲的利益。歐中關係不是非黑即白,我們需要專注於去風險,而不是脫鈎。

隨後這一表述得到不少歐洲國家的認可。美國也接受了這一說法。

為降低產業鏈對中國的依賴,美國看中印度和越南,用軍事合作和經濟利益拉攏兩國。

為此,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自去年以來第三次赴印度。對於越南,美國總統拜登與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3月通電話,緊接著於4月派國務卿布林肯訪越,6月又派裡根號航空母艦對越南峴港市進行訪問。

然而,不管是對華“脫鈎”還是“去風險”,操作起來其實困難重重,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擺在眼前。

近日,蘋果主要代工廠、富士康母公司台灣鴻海科技集團宣佈退出印度半導體工廠投資項目,引起市場轟動。

網上圖片

要知道,去年以來富士康的iPhone生產線正在加速由中國轉往印度。這次富士康退出印度合資的芯片計劃,規模最終高達195億美元,原本是富士康在海外的最大項目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項目受到印度總理莫迪的看重,被視為推動印度芯片製造雄心的“重要一步”。所以,今年3月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訪問印度時,莫迪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親自接待。這麼大的項目,這麼受重視的項目,說不幹就不幹了,可見印度的營商環境有多惡性。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說:這麼受重視和規模龐大的項目都折戟,對印度本身自然是大受打擊,但更能看清楚,要把供應鏈遷出中國的難度有多高

在劉春生看來,富士康退出印度合資計劃,示範效應非常強。連富士康這樣的企業,莫迪親自引進的國際大企業,最終都折戟而歸,其他企業還敢到印度嗎?

事實上,富士康之前,已經有不少外企在印度遇到不同的難題。中國小米公司在印度雖然賺了錢,但似乎被罰得更多。日本高鐵在印度的投資,工程遲遲完不成,賠錢是一定的,日本人也是有苦說不出。

劉春生說了一個很簡單的事實:為何今年以來,包括馬斯克、比爾‧蓋茨等外企大佬都排著隊訪華?這是因為中國發展到今天,種種發展優勢,尤其是產業鏈的優勢,其他地方難以取代,這也是外資繼續加碼投資中國的原因。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首次立法!中國低速無人駕駛汽車“有法可依”了
這個浪漫五月 屬於在港的一萬五千名法國人
香港教育局推出港版《中國通史》 未來還想推英文版
黎智英與美國的勾結 在香港法院上愈揭愈清晰
看潮汕人的英歌舞與攝影作品 選這個地點很有意思 
中國女排“南長城”徐雲麗為香港學生帶來不一般的排球課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