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苑

吳興國張軍首次合作 京崑版莎劇《凱撒》成契機

分享到:
2024-02-19 17:0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19日電(記者 黃璇)  一年一度的香港藝術節本周四(2月22日)揭幕,台灣京劇大師吳興國將與“崑曲王子”張軍攜手合作,帶來改編自莎士比亞原著的《凱撒》,這部作品將於本周四至六(2月22至24日)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上演。《凱撒》融合京劇與崑曲演繹古羅馬的政治風雲,又藉由科技與劇場的融合,讓觀眾穿梭古今,感嘆人類歷史命運的不斷循環。

【延伸閱讀】

專訪|台灣表演藝術家吳興國 西戲中演走出創新路


《凱撒》融合京劇與崑曲,演繹古羅馬的政治風雲。(圖片:香港藝術節)

《凱撒》是張軍(左)與吳興國(右)的首次合作。(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凱撒》是張軍與吳興國的首次合作,但兩人之間的緣分早已種下。自打小時候被媽媽送去學崑曲,張軍踏進崑曲行業近38年,吃過很多苦,做出了不少成績,也收穫了不少讚美。1986年,是張軍正式成為崑曲學員的年份,這一年,海峽對岸的吳興國,正帶領著一班對京劇感興趣的大學生,鑽研如何“改良京劇”並創立台灣“當代傳奇劇場”。

“吳老師成立劇團時,我剛剛入行;然後吳老師演《青蛇》的時候(1993年),我剛剛畢業,當時吳老師的名字如雷貫耳。”張軍笑說,傳統戲曲界中常年流傳著的“離經叛道”的大師名號,吳興國是其中之一。

張軍分享道,“2008年的時候,我在阿姆斯特丹演譚盾的歌劇《馬可波羅》,這是我藝術人生中特別重要的一次經歷。快要正式演出時,譚總(譚盾)給我一個新鮮出爐的DVD,是張藝謀導演、多明戈主演的歌劇《秦始皇》,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陰陽法師,我一看,吳老師!”

《我,哈姆雷特》中,張軍一人分飾四角,涵蓋生旦淨末丑行當。(資料圖片)

吳興國(左)多次飛往上海與張軍排練《凱撒》。(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張軍坦言,一直以來,吳興國給了自己許多藝術上的啟發,“我排獨角戲《我,哈姆雷特》,一個人把生旦淨末丑演了一遍,跟吳老師(演《李爾在此》一人分飾十角)很像,我看了《李爾在此》,簡直是歎為觀止。(吳老師的)《等待果陀》我太喜歡了,我大概看過100個版本的《等待果陀》,都覺得沒有這個好。”張軍稱,自己一直在等一個機緣,一個與吳興國比較靠近、從創作的根源“走一遭”的機緣,而香港藝術節的委約製作《凱撒》,完成了他的心願。

《凱撒》的創排經歷了疫情,也可謂是一波三折,終於成事,二人皆興奮不已。“這部戲我跟著吳老師演會輕鬆很多。吳老師既是主演、又是導演,基本上整個戲的調度都是他來教我。”張軍分享,對他而言,創新和傳統並不是涇渭分明。“好比《凱撒》的戲服,我們穿上這羅馬盔甲時,不會比一個羅馬的將軍弱;但是我們的身段一拉出來的時候,我們還有自己的形式跟樣式,所以你看盔甲裡面就有加水袖。水袖很重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是戲曲的精髓。”

創作時,他從角色出發,也嘗試在崑曲的行當與表演形式去尋找依託。“一個東西出來,它既是傳統的也是新的,同時也既不是傳統的也不是新的,是合二為一的。對我來說二者沒有絕對的區別,還是用唱唸做表,用行當的硬功來駕馭角色,用戲曲的韻味去展現,讓大家看到引人入勝的表演。”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從天后廟到清真寺只需10分鐘 宗教學教授們在香港感受到哪些震撼?
2500隻“大熊貓”登陸香港!還有超逼真真人版“熊貓” 把古天樂和佘詩曼都吸引來了 
搶先看大熊貓“安安““可可”萌態!12月8日正式與公眾見面
宗教領袖說宗教|宗教為何要“中國化”?
關於宗教“中國化” 香港六宗教領袖怎麼說?
【通講壇】特朗普上台對中國利大於弊?馬斯克能緩和中美關係嗎?
莫言用兩個小故事 告訴大家什麼是好的中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