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發改委設民營經濟發展局的深意

分享到:
2023-09-07 11:33 | 稿件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字號: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的消息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這是國務院各個部委第一個以“民營經濟”為名的專設機構,且設在素有“小國務院”之稱的國家發改委,體現出中央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也說明中央堅定不移地大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

中央高度重視 扶持而非打壓

其實,民營經濟發展局的設立,僅是中央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諸多舉措之一。最近一個多月,中央在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上頻頻發力。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公開發布;隨後,國家發改委提出了17項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稅務總局等8部門聯合發文出台28條措施;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文,延續了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政策;最高人民法院發布11個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典型案例……各方一齊發力,已形成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強勁態勢。

(圖源:中新社)

那麼,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的背後有甚麼深意?筆者認為,至少釋放了以下信息。

在國際輿論場,曾有人大肆炒作“中國內地打壓民營經濟”的話題;在國內,也曾有“國進民退”的擔憂。其理由是,中央曾提出“防止資本野蠻生長”,中央也一再強調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時聯繫到中國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繼而有人得出結論:民營經濟在中國內地沒有出路。這樣的立論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從基本經濟制度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這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不能割裂,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並沒有改變。

其次,從民營經濟的角色看,呈現出“56789”的特徵: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截至今年5月底,中國內地的民營企業超過5,000萬戶,是名副其實的“生力軍”。

至於有人以國家對某些互聯網企業管控的例子,來印證中國“打壓民企”的觀點,更是荒謬的。“大樹底下無小草”,壟斷造成的是不公平競爭,對經濟發展的弊大於利,所以,反壟斷是市場經濟國家共同的做法,以市場手段拆分超大型企業,這對於民營經濟的良性、持續發展是有好處的,不能由此得出“打壓民企”的結論。

再從現實的角度看,內地的民間投資信心不足,必須提振信心。2022年民間投資累計同比增長0.9%,大幅低於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體增速5.1%,佔整體投資的比重降至54.2%;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累計同比下降0.2%,增速和佔整體投資的比重都繼續下降。

綜上所述,對民營經濟只能“吃補藥”,不能“吃瀉藥”,中央的態度是“扶持”,絕不是“打壓”。

職能定位“服務局” 不是管理局

中央編辦在批覆中明確,民營經濟發展局的主要職責是:“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統籌協調、組織擬定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擬定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協調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協調支持民營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

許多人注意到,這段表述沒有出現“管理”二字,核心職責是“分析研判”、“擬定政策”、“統籌協調”及“溝通交流”。這4個方面就是要從根本上改善民營企業的生存環境,支持民營企業真正實現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這4個方面內涵豐富。

第一,以往,國家發改委對宏觀經濟分析研判,這是“常規動作”;今後,還有專門的機構對民營經濟進行分析研判,這說明,對民營經濟的關注程度前所未有。

第二,以往,專門對民營經濟擬定政策的情況是有的,但今後由專門的機構來負責此事,會更加精準、更加專業,對症下藥,可以大大增強有效性。

第三,以往,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不少,但有時候不配套,各部門之間存在“政策相互打架”的現象,今後,由專門的機構負責統籌協調,有利於消除內耗。

第四,以往,各級都在講“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但如何聽取民營企業的意見和建議?溝通交流並不及時到位,今後,由專門的機構負責“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體現出對民營企業的尊重、理解和關心。

從以上職能看,民營經濟發展局是一個“服務局”,而不是一個“管理局”;是“店小二”,不是“管家婆”。這樣的職能定位,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也是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的最大亮點。

設置在“頭部” 又處中樞位置

把民營經濟發展局設置在哪裏?這也是一個很有考究的問題。

此前,國務院部委中涉及民營經濟的主要機構是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內地的實際情況是:中小企業裏九成是民營企業,而民營企業裏九成屬中小企業。從這個角度講,這樣的設置有其合理性;但工信部是以工業、通信業為主的行業管理部門,而民營經濟不僅有工信領域的企業,還有農業、服務業等領域的大批企業。況且,工信部作為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部門,也難以承擔起支持整個民營經濟發展的重任。

這一次,把民營經濟發展局設在國家發改委,是將其設置在“頭部”。國家發改委是國務院宏觀調控和經濟綜合部門,國家的經濟政策都出自國家發改委,基本投資、重大基建、區域經濟、產業政策等,都由其主管,民間稱之為“小國務院”。從這項“頂層設計”,足以看出對民營經濟的重視程度。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信息是,在國家發改委的內設機構中,此前只有負責綜合調控的經濟運行局稱為“局”,其他均以“司”命名。比如投資司、外資司、財政金融司、經濟貿易司,等等。“局”與“司”相比較,“局”的權限更大,負責民營經濟的機構以“局”冠名,這說明該機構的角色更加重要。

可以這麼說,民營經濟發展局既設置在“頭部”,又處於“中樞”位置,這說明中央希望該機構發揮重要作用,折射出對民營經濟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認同,對民營經濟發展的真心期待。

利好內地 3方面利好香港

在國家發改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以及近期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消息,預示着民營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春天來臨,“國進民退”的論調可以休矣!無論是對於內地,還是對於香港,這都是利好消息。香港特區政府、各專業界應仔細分析研判其對香港的影響。依筆者之見,以下3個方面值得關注。

第一,香港金融界可為內地民企提供服務。民營企業發展需要金融業的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企業上市融資等方面可以為內地民企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也可為外資進入內地,成立民營企業、參股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第二,香港商界和專業界可與內地民企加強合作。內地民企大部分是中小企業,當中一些企業成長前景看好,有開拓國際市場的需求,但缺少經驗。香港商界和專業界通曉國際規則,可以幫助這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應對市場風險、強化企業治理。

第三,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的舞台更大。相對於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對香港青年更有吸引力,而民營企業又提供了八成的就業崗位,內地民營經濟發展向好,供香港青年選擇工作崗位更多,有利於更多香港青年北上就業創業。

“窺一斑而知全豹”。透過國家發改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我們應發現更多信息,尋找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切入口,與內地同頻共振、共同發展。

(作者是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首次立法!中國低速無人駕駛汽車“有法可依”了
這個浪漫五月 屬於在港的一萬五千名法國人
香港教育局推出港版《中國通史》 未來還想推英文版
黎智英與美國的勾結 在香港法院上愈揭愈清晰
看潮汕人的英歌舞與攝影作品 選這個地點很有意思 
中國女排“南長城”徐雲麗為香港學生帶來不一般的排球課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