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拯救低生育率:生或不生,聊聊這筆經濟賬

分享到:
2023-08-24 15:0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8月24日電(記者 一林)香港奧運冠軍李麗珊2006年時曾為香港某銀行拍過一個廣告,里面有一句經典台詞“養大一個孩子要400萬(港幣,以下同)”,時間過去了17年,根據香港恒生銀行一項調查數據,養育一個孩子每個中產家庭平均每年需花費28.4萬港元,若要支持子女成長至22歲大學畢業,整體預算將達到約624.8萬港元,這樣的數字是香港個體家庭“生或不生孩子”的一個巨大困擾。而對於政府來說,香港的生育率又關係到香港長遠的經濟發展,政府的這筆賬又要如何算?

錢永遠是面對的最大問題

Sam結婚六年了,但是他和太太沒有生育,供樓的壓力和追求有品味生活的各種開支讓他們現在無法考慮孩子的生育問題,在他和太太的觀念里,如果沒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倉促的生孩子,這是對整個家庭的不負責任。但眼看著太太的年齡也到了35歲最佳生育臨界點,在生與不生孩子的問題上壓力很大。

另一個家庭的情況則正好相反,Lee是一家公司的文員,她和先生的想法是年輕時可以給自己一些壓力,但不能錯過養育孩子的黃金期。今年,他們的孩子已9歲,前些年她和先生與公婆住在一起,有了一定積蓄後就買了房,對生活開支,她算了一筆賬:她與先生的收入加起來有6萬多,但是仍然覺得壓力很大。Lee每個月供樓費用3萬,雇菲傭每個月4,750元,孩子的課外體藝班和主科補習費加起來約8千元,還有商業保險費用支出等,去除這些開支,小家庭每個月收入已所剩無幾。Lee說,這幾年,香港的收入沒有漲,物價卻在上漲,加上美國加息導致每月的供樓款也在增加,她感覺到生活壓力正在加重。


這也是很多年輕人選擇結婚卻不生子的重要原因,擔心養育孩子會導致自己的生活品質下降。據香港政府統計數據,在1991年至2021年期間女性首次生育 年齡中位數穩步上昇。在2021年,女性首次 生育年齡中位數是32.6歲,而1991年時是 28.1歲。

社會發展依靠龐大的年輕群體,年輕群體承擔了填補勞動力空缺、支持社會保障計劃、照顧老人等責任,生育率下降將對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香港經濟騰飛主因是人口與人才

香港經濟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開始起飛,七十年代到達大量消費階段,香港經濟起飛并出現奇跡,是因為它具備很多有利條件,如政治狀況穩定,地理位置優越,實行自由貿易的開放經濟政策,擁有現代化港口、機場,高效率的全球通訊設備以及先進齊全的工商業基礎設施等等,其中的人口因素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對香港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香港人口在1966-1970年的14年中,從368萬增加到501.7萬,增幅為36.3%,其中勞動人口由136萬增加到338萬,增幅達148.5%,1979年就業人數達到212萬人,充分滿足了當時香港勞動密集型工業大發展的需要。同時,香港技術工人和企業 管理人員的素質較高,又促進了工業現代化的發展,這些高素質人口進而又促進了香港技術密集型工業如半導體收音機、錄音機、電子錶、電子玩具等工業的迅速發展。

隨著香港經濟出現騰飛及轉型,從1961年開始,香港人口就一直持續增加,并在2019年年底達到最高位的752萬人;另一方面,雖人口總數增長,但近年來香港的生育水平一直持續下降,2017年香港生育率已經是全球倒數第4。

圖 東南亞各地生育率比較

回顧香港經濟60多年代的發展,其持續增長并保持繁榮,主要歸功於豐富且素質較高的人力資源。然而日益嚴重的低生育率導致的人口負增長,香港面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的挑戰。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為了應付低生育率的局面,香港經濟加速向多元化發展,從勞動密集型企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轉型,同時由於新移民的不斷湧入,緩解了香港人口負增長的速度。

港府人才引進政策緩解少子化

方正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倪華表示,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會降低整體勞動參與率,同時降低儲蓄率。對於長期經濟增長而言,儲蓄代表著資本積累,長期增長的資本要素投入可能會減少,從而放緩經濟增速,而對於經濟的需求結構而言,一方面少子化導致社會需求不足,與育兒相關的產業鏈將萎縮;另一方面老齡化將使供給側的勞動成本上昇、工業部門外遷,同時長期經濟增速放緩,在經濟總需求不足的壓力下資本市場會進入低估值狀態,進而再影響經濟發展。

香港政府統計數據,香港人口迅速老化令老年撫養率(即15-64歲的勞動人口供養65歲或以上的非勞動人口之比率)不斷上昇,由2010年每1000名勞動人口撫養178名非勞動人口,上昇至2021年每1000名勞動人口撫養287名非勞動人口。

2021年,中國香港總撫養比為46.6%,其中老年撫養比為28.7%,少兒撫養比為17.8%。

預期香港人口將持續老化,其速度會在未來20年顯著加快,尤其以未來10年最為急劇。數據顯示,撇除外籍家庭傭工,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到2036年將佔總人口的31%(即約有232萬老年人),再進一步上昇至2066年的37%。

從全球角度來看,生育率隨經濟增長而下降是全球範圍內的普遍現象。除提高生育率、減輕育兒負擔等政策解決方案外,亦有認為需要以移民解決少子化危機者。香港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早在2013年發表的咨詢文件中指出,人口老化迫在眉睫,對本港經濟及社會將產生重大影響,因勞動人口萎縮經濟增長將隨之放緩,同時影響本港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報告指出到2027年,人口淨遷移是未來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同時經濟結構將再轉變為高增值知識型,另一方面維持公共服務和福利制度長遠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香港政府不斷推出各種人才引進的措施,冀從根本上解決低生育率和少子化的問題,維持香港的經濟發展。從最近港府發佈的數據來看,2023年中香港人口錄得近750萬,按年增加逾15萬人。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馬龍台灣之行掀起熱潮 謝立功:海峽兩岸交流不能斷
李家超率官員赴立法會午宴 這次就餐他們談了些什麼
從天后廟到清真寺只需10分鐘 宗教學教授們在香港感受到哪些震撼?
2500隻“大熊貓”登陸香港!還有超逼真真人版“熊貓” 把古天樂和佘詩曼都吸引來了 
搶先看大熊貓“安安““可可”萌態!12月8日正式與公眾見面
宗教領袖說宗教|宗教為何要“中國化”?
關於宗教“中國化” 香港六宗教領袖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