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駐德大使:“恐華症”需好好治一治

分享到:
2023-08-13 15:2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8月13日電 對於德國教育部長瓦青格日前表示,需要警惕在德中國留學人員學術間諜風險。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表示,這些言論和做法歇斯底里、近乎癲狂,是嚴重的“恐華症”,需要好好治一治了。

吳懇接受德國傳媒訪問時表示,注意到有關言論,亦留意到德聯邦憲法保衛局近期也發布安全提示,將中國有關機構列為情報部門。他直言,“這些言論和做法歇斯底里、近乎癲狂,是嚴重的“恐華症”,需要好好治一治了”。他又說,“按照他們的邏輯,德國駐華外交官、在華留學生及歌德學院等機構是不是也對中國構成間諜風險?”有些國家開展大規模監聽,觸角深入自身盟友,曾有報導稱甚至監聽到了德國最高層,但卻從沒聽說過德方發布過什麼安全提示。可見,所謂安全提示完全是政治操弄,帶不來半點好處,只會毒化合作氛圍、污名化有關群體。“我奉勸德方一些人和機構,管好自己應該管的事情,讓學生們安心讀書”。

吳懇接受德國傳媒訪問。

他強調,將中國留學生視為威脅,完全不符合事實。中國學生赴德留學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中德之間的體制差異也不是今天才出現的,自1972年中德建交便已存在。中國過去是、現在是社會主義國家,未來也將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對於有報道指,德國政府可能在年內出台措施,以潛在安全風險為由,在德5G網路建設中逐步排除華為、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吳懇表示,德方希提高自身電信網絡安全的關切可以理解,但不應以此為藉口將中德正常經貿合作泛政治化。華為、中興長期在德依法合規經營。他指出,德方多次表示華為、中興等技術符合德國安全標準。近年來,美國等一些國家不斷抹黑華為、中興,但始終拿不出證據證明其設備存在安全風險。如果德方以莫須有罪名排除中國企業,不僅違背市場公平競爭原則,而且只會損人不利己。中國企業不懼怕競爭,但競爭需要公平環境。“中國企業為德國數位化進程作出積極貢獻,現在做大做強了,卻被一些人視作眼中釘、肉中刺,這是典型的過河拆橋”。

至於所謂的“中國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不對歐洲企業開放”吳懇強調這是一個反復被炒作的偽命題,完全不符合事實。不久前,諾基亞和愛立信獲得中國移動的招標採購,它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提升一倍。開放是相互的。“我希望德方能為中國企業營造公平、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他強調,如果德聯邦政府最終決定在5G建設中排除華為,但又拿不出實質證據證明所謂“安全威脅”,中方絕不會袖手旁觀,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不過,吳懇說,現在中德溝通管道是暢通的,雙方可以就廣泛議題坦誠交流,他相信未來也將如此。至於德聯邦政府最近發布的“中國戰略”,他指出,中德共識遠多於分歧,合作遠大於競爭,雙方是夥伴而非對手。當前全球穩定和經濟復蘇的最大風險是某些國家推動分裂對抗和脫鉤斷鏈。德國當前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並非是中國造成的。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不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中方希望德方秉持理性對華政策。以意識形態為導向制定對華政策只會加劇誤解和誤判。

吳懇重申,德方若以人權為由限制對華出口,不僅違背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原則,不符合多年來中德開放合作的根本要義,也將破壞和毒化互信,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遭遇逆風且亟需正向激勵的關鍵時刻。

被問及如何改善雙邊關係,吳懇認為,德個別政客需要改變其對華認知。“中國發展不應該成為對華恐懼的理由,正如德國諺語所說‘恐懼不是好參謀’”。他相信,中德雙邊關係將繼續向前發展。兩國之間有很多共同利益,特別是在經濟領域。(完)

【編輯:孟宜君】

視頻

更 多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
北京車展看點多!天天擠滿 全球車企大佬齊現身!
穿越千年的凝望 與香港記者一起走進“龍門石窟”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
印度大選|如果贏家是莫迪,中印關係會如何?
【通講壇】菲律賓“拒和”搞軍演 膽氣從哪來?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