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專家:一張安撫人心的外交牌

分享到:
2022-10-27 21:2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0月27日電  (記者 王豐鈴)美國總統拜登27日表示,中美會有激烈的競爭,但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同一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再次警示中國大陸正加速“武統”進程。美國真不尋求與中國衝突嗎?

美國總統拜登  圖源:新華社

美國總統拜登10月26日會見國防部長奧斯丁、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等高級國防官員,在談及中國時,他稱,美國可以、也必須負責任地管理與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我們期待著激烈的競爭”,但不尋求衝突。

拜登曾於9月21日在聯合國大會上做過類似的表述。拜登稱,美方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和冷戰,仍堅持有助於避免發生衝突的一個中國政策。

但話音未落,美國在一個月內,又升級制裁中國行動,包括將13家中企拉入投資黑名單,祭出大範圍對華先進芯片出口管制,以及發布國家安全戰略稱中國是“唯一競爭對手”等。

就在拜登表示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和冷戰的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同日在出席一場公開活動時再次發出警告,中國大陸已拒絕了台海的長期現狀,正加快統一進程。此前他在10月17日的一場活動中,也做過同樣的表述。

相對拜登多次重申不尋求中美衝突,布林肯在台海問題上反復示警,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則一再強調要與中國合作。克里25日對媒體表示,中美兩國政府必須合作,才能“贏得這場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戰鬥”,希望北京與華府重啟氣候對話。

拜登兩次提及不與中國發生衝突有何新意?布林肯反復示警的動機為何?如何看待美國政府對外釋放的矛盾訊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27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就一系列問題展開分析。以下是採訪答問:

1、拜登重提不尋求與中國衝突,有什麽新意嗎?他的表態與美國政府的行為是否一致?

王勇:美國實際上正將世界推向分裂的新冷戰,拜登的表態,尤其是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只是一張安撫人心的外交牌,以消除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擔憂。但在某種程度上,他的表態也是在承認美國的實力在下降,美國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在衰落。

2、拜登態度看似緩和,是否因爲中期選舉臨近?

王勇:恰恰相反,拜登面對共和黨壓力,反而會強化對華強硬姿態,包括近期對中國高科技發展採取激進方式打壓,均顯示沒有任何軟化跡象。

3、布林肯反復示警 ,動機是什麼?究竟是“不尋求衝突”,還是在醖釀衝突?

王勇:事實上,美國從8月佩洛西訪台至今,公開表態中不再強調所謂美國版的一個中國政策,而是姿態放緩,更多是對華進行外交上的指摘。這種態度一方面是美方依據當前兩岸實力、中美實力對比做出的判斷,希望避免在台灣問題上擦槍走火、與中國爆發大戰;另一方面是在做多手準備,如通過炒作台灣問題,為美國增加軍備、對台售武、在印太地區加強駐軍及軍事聯盟提供依據。

美國需要在戰略競爭的大框架下看待台灣問題。美國國內在對是否干預台灣問題上存在不同看法,需要平衡不同利益;而美國向外推進的“印太戰略”也須平衡不同國家的想法,一些國家不願美國過多介入台灣問題。

大國之間的競爭如果不加以管制,有可能會發生大戰,包括在台灣問題上擦槍走火,最後導致中美之間的大戰爆發。當前,美國的媒體和專家也注意到,美國正在同時應對兩個大國的挑戰。按照前國務卿基辛格的話來說,美國要極力避免,在戰略三角關係中同時與中俄為敵。因此美國在頻繁對台海示警的同時,又強調希望能穩定和中國的關係,特別是不要和中國發生激烈衝突。

4、拜登“不尋求衝突”,布林肯的示警,克里則高喊合作。如何看待美國政府對外釋放的矛盾訊息?

王勇:美國自身便是矛盾體,但在各種利益和聲音之上,存在一個共同目標,即美國要與中國在經濟、科技、軟實力、地區秩序等方面展開堅決的競爭,並在競爭中戰勝中國,維持美國的國際霸權地位。在此大前提下,不同派別在不同問題上對華有強硬或緩和的態度差異,克里代表了美國國內希望能與中國加強非傳統安全問題合作的一部分力量,目的仍是凸顯美國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領導地位,但這部分力量受到美國“安全派”的打壓,“安全派”不願中美關係因部分合作而改善,產生所謂的外溢效應。

對中方而言,與美國合作絕不能在核心利益上做出妥協,因此已明顯採取掛鉤策略,美國在台海問題上持續挑釁,中方便暫停美國有求於中方的部分合作。美國最大的一張高科技牌已兇狠打出,中方也就無需顧忌。

5、中美關係未來走向如何?

王勇:中美之間的直接衝突較量或會進一步升級。

首先,毫無疑問,美國會繼續堅持與中國戰略競爭,在目前能夠施加壓力和影響的領域,會繼續延緩中國崛起的步伐,在高科技尤其是芯片方面,會變本加厲。中美之間以戰略競爭為主的關係不會改變,在這樣一種競爭與合作混雜的複雜關係中,競爭局面或進一步加強,帶來雙方實質關係的調整,雙方之間的鬥爭,甚至是直接的衝突較量可能繼續擴大。

其次,美國把中國已當作最重要的長期威脅,為了推動戰略競爭的目標,會約束限制中國發展,同時加強擴大以美國為中心的各種安全安排。

我估計,未來兩國鬥爭圍繞的方面,最主要是在台灣問題上。涉及核心利益,中方必定不會讓步,且中方并不尋求地區霸權,所有力量都可放在保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上,有實力也敢於鬥爭,而美國捲入俄烏衝突,精力分散在歐洲,國際形勢有利於中國。(完)

【編輯:王豐鈴】

視頻

更 多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
北京車展看點多!天天擠滿 全球車企大佬齊現身!
穿越千年的凝望 與香港記者一起走進“龍門石窟”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
印度大選|如果贏家是莫迪,中印關係會如何?
【通講壇】菲律賓“拒和”搞軍演 膽氣從哪來?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