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香港9月8日報章社評:安全重於效率 應杜絕工業意外

分享到:
2022-09-08 11:3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新聞網9月8日電 香港一個地盤7日發生工業意外,有天秤疑在操作期間塌下擊中貨櫃辦公室,造成3死6傷。香港多份報章8日發表社評關注工業安全事件。

香港中通社圖片

《明報》發表社評:塌天秤奪命追究責任 工業安全比效率重要

社評指出,本次是香港近年其中一宗最嚴重的工業意外,特區政府應盡快落實職安條例修例,對罔顧後果導致工人死亡的僱主加重罰則,同時亦應檢討勞工處監管巡查是否存在缺失,務求採取更有力措施,督促承建商和外判商加強工地安全。

香港《文匯報》發表社評:提升罰則增強阻嚇杜絕嚴重工業意外

社評指出,工業傷亡一宗都嫌多,但建造業的意外率、致命率歷來居所有行業之首。政府應推行全港工地安全巡查行動,不能局限於天秤的風險,而且要徹底找出所有潛在風險,並及時清除,真正提高工人的職安保障。

香港《商報》發表時評:多管齊下杜絕安全事故

時評指出,安全事故一宗都嫌多,每宗意外背後都是對受害者及其家庭的一場悲劇。當局除了做好善後工作,加緊徹查找出事故原因,亦要研究切實可行的措施,多管齊下杜絕安全事故,保障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香港中通社圖片(資料圖片)

香港一名58歲男子於2020年因不忍患癌的愛妻受苦,獲妻子同意後,在房間燒炭導致妻子身亡。男子被判處12個月感化令。法官指,法庭需顧及公眾利益,但應以憐憫之心處理本案。

《星島日報》發表社論:安樂死討論難迴避 免殺癌症妻悲劇重演

社論表示,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類似情況可能還會繼續發生,及早討論安樂死,或可避免類似悲劇重演。安樂死應否合法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需要社會長時間的討論。市民愈長壽,罹患慢性病或絕症機率亦會上升,若有錢治療則萬事皆休,若缺錢而被病魔折騰,長期臥病在,則有生不如死的感覺,安樂死最終提上議程恐怕是無法迴避。電工殺妻案引起社會熱議,或許成了討論的最佳契機,大家不要再視而不見,應及早展開討論,試圖找出可行應對方案。(完)

【編輯:李明珠】

視頻

更 多
第22屆海峽青年論壇廈門召開 台灣青年們如約而至
民進黨因胡歌“精神分裂”?台灣青年:本質是內心太自卑
“從家出發再回家” !兩岸青年組棒球隊盼做“兩岸融合的總冠軍”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即將舉行 7000台胞跨海而來
議會改革鬧得沸沸揚揚 44次散會卻一點不講?台灣學者:這是是非不分 國民黨該出來努力一下了
台青:民進黨騙了台灣民眾很多年 我們根本沒得選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連勝文:《慶餘年》裡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