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損毀文物屬哪個朝代也搞不清?網友斥怒台北故宮:專業呢?

分享到:
2022-11-18 17:4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1月18日電 損毀的文物到底是哪個朝代的?日前,台北故宮博物院被爆出3件文物損毀,當時院長吳密察及院方都對外聲稱,其中1件是明代期間產物,結果現在又改口說,該文物應為清代託名(假借名義)明代的作品。

原本打破文物的事情還沒解釋清楚,如今又來了一個所謂的“補充說明”!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這一波操作,又讓島內網友氣得直呼:故宮的專業呢?

(圖:台北故宮博物院)

最近,台北故宮博物院被爆出打破3件珍貴文物,橫跨明、清兩代,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日前有“立委”質詢指出,其中1件損毀的“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介紹為“清 弘治款”,詢問到底是“明代”還是“清代”?

對此,故宮院長吳密察當下坦承“標錯了”,並澄清該件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是明代弘治年間產物。

隨後,台北故宮博物院對外公佈的資料,也都說明其是“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

不過,在台媒披露文物愛好者質疑原本標識並未有錯後,台北故宮博物院又改口了。

台北故宮器物處指,經研究人員研究,從款識寫法、器身龍紋形象及風格等方面,判斷“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或是清代託名(假借名義)明代的作品。並說明:“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盛行仿製明代各朝瓷器,因此目前推測本件作品或為此時代風潮下的產物。”

台北故宮方面還提到,“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共藏有12件,其中8件標註為“明 弘治款”,4件標註為“清 弘治款”。

對於吳密察日前接受質詢時坦承網站標錯年代,並澄清該文物是明代期間產物,台北故宮博物院則稱,“院長”的答詢主要傳達弘治為明的年號。

據台媒“中時新聞網”報導,許多文物愛好者認為,在破損消息公開之前,該件嬌黃綠彩雙龍小碗都標示為“清 弘治款”,應是前輩們的專業分析,吳密察若有相應的文物知識,應在“立委”質詢時藉機宣傳文物的“託名”仿作,而非第一時間否定,從而誤導民眾與傳媒。

針對文物身世從“清代”變“明代”又變回“清代”,不少島內網友質疑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專業水準,紛紛怒斥:

“故宮的專業呢?”

“打破什麼朝代物品,到現在都還搞不清楚,真是厲害!”

“名字都搞不清楚,確定有調查報告?”

也有台灣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打破文物,又經文物愛好者求證才重視並改正文物的斷代,這不僅展示了不專業,又展示不重視的態度……

【編輯:石欢欢】

視頻

更 多
從“坐一天”到“睡一覺”,香港新開通的“夕發朝至”動臥列車體驗如何?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 “機遇灣區”生機勃勃
港澳一家親!澳門特首:香港永遠是澳門的老大哥
(黃埔百年)三代黃埔人,四代黃埔情——訪香港黃埔軍校後代親友聯誼會會長林際平
無人空運時代到來!中國國產大型商用無人運輸機HH-100首飛
為什麼台胞們那麼重視參加海峽論壇?
如何促進兩岸融合?賴岳謙提出關鍵幾點 最後一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