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外勞話題熱專家倡三招釋勞動力

分享到:
2023-04-28 17:0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28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崔靜雯徐嘉儀)近日香港社會關於討論輸入外勞的話題頗為熱門,勞資雙方各有取態。有經濟學家指,香港可在保障本地就業情況下,針對特定工種輸入外勞;也可多出台政策釋放家庭婦女等勞動力。

據最新統計,香港首季失業率下跌至3.1%,連跌11個月,但仍有近12萬人失業,同時各行各業仍人手嚴重不足。建造業議會預料業界有1.5萬人手缺口;零售及餐飲業估計行內分別欠缺3萬和4萬人。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麥萃才告訴中通社記者,人手供應不足會推高經濟成本,令物價上漲,服務質素下跌。“特別是中式酒樓沖水、結賬須自助,旅客光顧卻享受不了應有的服務。”

此外,香港建築成本在全世界數一數二,勞動力不足是原因之一。香港一個私人物業,建築成本為3000至5000港元一平方呎,同等價錢在海外已可購買一個房子。

“有大量職位空缺是因工作量增加,但工資待遇未改善,影響就業。”香港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本地仍有很多潛在勞動力,要改善工作條件充分釋放。

近日香港社會關於討論輸入外勞的話題頗為熱門。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首先,香港勞動參與率尚有釋放空間,特別是家庭婦女。

據了解,新加坡勞動參與率有70%,婦女達63%以上;香港勞動參與率僅58%,婦女為48.6%,澳門勞動參與率有63.5%,婦女是59.9%。

有調查指,沒有或已有職場經驗的受訪基層女性,均有很大意欲投入勞動巿場,分別達近八成、九成。有團體建議,特區政府推動僱主提供配合家庭需要的假期,如特別事假、育嬰假等家庭友善僱傭措施,或從托兒服務入手,釋放婦女勞動力,到餐飲零售、旅遊等行業。許多人並非不願意工作,只是需要照顧家庭,分身不暇。

其次,輸入外勞可以逐步檢視、從特殊工種開始。

香港輸入外勞已有一段歷史,80年代經濟騰飛,不少婦女投身工作,家庭傭工需求大增,當時反對聲並不大。新冠疫情暴露院舍人手緊缺問題,特區政府亦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輸入4000名護理員,也受到業界認可。

當前香港若輸入外勞,或許可針對本地無法聘請人手的特定工種,如建築運輸業,輸入臨近地區的勞工避免產生住房壓力。麥萃才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輸入大量勞工,但他們沒有在新加坡居住,是居住在鄰近的馬來西亞。

大灣區內地城市有8000萬人口,來港交通十分便利,或許大灣區內地居民就是輸入勞工最好人選。

最後,從輸入外勞的討論聲中,經濟學者建議檢視原因,提供配套政策。

特區政府現行的“補充勞工計劃”,申請審批程序較複雜,也有不少限制,以“特別計劃”方式輸入人手,彈性較大。局方可在確保輸入計劃有足夠透明度之餘,推動業界改革,吸引人入行。長遠而言,秉持本地勞工優先就業的原則,適度輸入外勞填補缺口,助力經濟增長。(完)


視頻

更 多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
印度大選|如果贏家是莫迪,中印關係會如何?
【通講壇】菲律賓“拒和”搞軍演 膽氣從哪來?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銀髮婚禮|讓我為你再披上婚紗
4月22日齊“走塑"!你準備好了嗎?
三十五載時光之旅:與戴安娜王妃再度邂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