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解構Web3.0——訪香港應科院前創新研發總監雷志斌

分享到:
2022-11-21 11:30 |

【字號:

  香港中通社11月21日電 題:解構Web3.0——訪香港應科院前創新研發總監雷志斌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

  Web3.0(第三代互聯網)概念近年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話題,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互聯網大佬都在探索新的流量範式,但公眾對這個口耳相傳的“科技潮語”仍有不少疑問。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前創新研發總監、現從事數字化服務的Meta Metopia創辦人雷志斌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談新時代網絡,解開Web3.0的迷思。


  解讀Web3.0,要從Web1.0開始。Web1.0即是20多年前的資訊網絡時代,網站僅供瀏覽和閱讀;Web2.0則是現在常用的移動互聯網,是可讀、可寫的模式,使用者可以成為平台內容的創造者。

  “Web3.0延續了互聯網的發展,但不只是對資料可讀、可寫、可交互,更是直接擁有資料及其產生的價值。”這意味著數據能創造經濟價值。雷志斌說,就如一個人對財產有擁有權、支配權的話,就能更好地與外界建立合作,使得商業流通更高效。

  數據如何產生價值?

  雷志斌在10年前做過數位版權管理,他以電子書為例,消費者購買實體書要付出一定的價格,因為那是書本的價值;電子書也一樣,但由於電子書可以不斷地拷貝,所以它需要版權保護系統,消費者在系統下要為這本書支付相當的價格。如果電子書是一堆有價值的數位資料,任何資料在系統下都可能有價值。

  在現實世界,人可以用商品證書、門票等方式證明對某事物的所有權,但在虛擬世界,沒有一套機制證明虛擬資產的所有權。

  “衡量價值最好的辦法就是權益,將數據變成一種‘通證’,可以代表現有經濟體系裡面流通、有價值的東西。”雷志斌說,比如NFT(非同質化代幣)或去中心化金融,這些應用比最早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更接近於實際經濟。

  比特幣自2009年面世以來,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場龐氏騙局。雷志斌形容比特幣是“很大的社會實驗”,人們接受比特幣屬於資產需要很長時間,因為現實世界經濟體系裡所有資產都有實體支撐,而比特幣沒有。

  十多年來,越來越多人認識到虛擬貨幣的價值,這個認知的過程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現今出現的NFT,用途不只是收藏或作為虛擬資產,還能在現實世界用作數位版門票,為持有者提供不公開活動的獨家參加權;NFT的不可篡改性使持有人和活動方可驗證這些門票,不必擔心“假門票”。

  因此,落地的應用越多,Web3.0的區塊鏈技術就不只是用來做加密資產,還可以與實際使用相結合,相當於公開記帳的系統,讓實體經濟運行得更有效率,也能讓更多人接受這種新事物。

  雷志斌認為,在Web3.0時代,我們對於數據的確權、擁有以及數據帶來的價值,有明確的規範,就有可能將各種新技術,比如AI(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VR(虛擬實境)綜合應用,將我們由物理世界帶到一個虛擬世界,進入元宇宙,那個空間裡存在人和人、虛擬人和虛擬人、甚至虛擬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成為一個物理和虛擬共存的世界。

  不少人認為,元宇宙是個遙不可及的概念。雷志斌說,每一代新的技術出來,外界對於其邊界的定義往往是模糊的。我們可以期待隨著技術發展,網路能力越來越高,輔助設備越來越多,在元宇宙裡面,勢必會創造出很多我們過去不敢想像的東西。

  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宣讀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為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系統訂定政策和方針,表明為虛擬資產發展“開綠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亦將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在Web3.0時代,結合金融和創科兩大重要元素,香港勢必發揮更大的作用。(完)

視頻

更 多
黎智英與美國的勾結 在香港法院上愈揭愈清晰
看潮汕人的英歌舞與攝影作品 選這個地點很有意思 
中國女排“南長城”徐雲麗為香港學生帶來不一般的排球課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
諸神混戰!全球車企高管齊聚2024北京車展
穿越千年的凝望 與香港記者一起走進“龍門石窟”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