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視頻 ->通深度

香港回歸25周年|中醫師張琛:回歸後香港的中醫行業終於“抬頭”了!

分享到:
2022-07-07 18:4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畫面】清末御醫資料畫面

  其實學中醫這件事,是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緣分。我們家族與中醫的淵源,我的太太公,是我們所說的末代清朝的御醫,陳蓮舫的入室弟子。

  【同期】香港中醫師 張琛

  記得第一任的特首董建華先生,覺得其實中醫藥,也很多市民需要,所以當時就提出一個,就是香港要發展。中醫中藥這一個產業。我想除了家庭的影響之外,當時回歸之後的政策和時機,還有看到中醫藥得發展的前景,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驅動因素。 

  【畫面】醫學生工作和讀書畫面

  在求學時期和內地有什麼不同,就是中醫過渡性註冊的制度,有個過渡性讓一些已經從業中醫行業的中醫師可以完成一個中醫註冊的考試,或者完成一個學位課程,讓我們 能以兼讀制,或者是全日制的中醫或者是有志向進入這個行業的人,都可以獲得一個中醫的教育和中醫的就業,或者是發展的機遇。其實如果沒有回歸,香港的中醫絕對不會發展到今時今日這麼昌盛的一個生態環境。在香港的中醫由學習實踐甚至發展企業壯大的一個這麼良好的機遇和土地。

  【同期】香港中醫師 張琛

  我記得好像是08年,我是全北京市唯一一個香港的中醫師,是在當地去執業的,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當時對我之後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香港雖然說在1997年回歸之後,發展中醫藥的事業。但是中醫還是很難和西醫協作,我想也差不多四五年的時間,我每個月都會飛去北京一次,然後與內地不同專科的專家,就有機會有中西醫的協作,大家共同去研究專科病症。這個寶貴的經驗,就對我之後回到香港,覺得要推動中醫現代化,還有推動中醫和同西醫協助,是很大的一個思想上的改變方法。

  【同期】香港中醫師 張琛

  人們常說醫生其實經常能看到別人的一生。因為我們能看到人的生老病死。譬如可能在危難之前,反而是好多時候,見到家庭的那種愛。我會見到家庭裡的家人,他們平時不多來往,突然之間就很關心,或者就是真的給很多的支持,或者好希望可以多做一些什麼,令病人在人世間最後的時間裡不會覺得有遺憾。我最享受的工作時刻其實是我做一個醫生的身份,好珍惜我自己這份工作。

  【畫面】回歸資料畫面

  當以前的英國的國旗,降下來查理斯王子跟我們的第一任特首站在一起,然後中國的國旗升起的時候,我想每一個香港人都不會遺忘這段歷史的一個時刻。從當時去到今日,其實我們回過頭看香港現在25年了,九龍城那個機場其實很小的航班樓就是很小的一個地方,機場搬去赤鱲角後。我們就覺得,哇香港就變得更加現代化或者更加國際化,有個這樣的赤鱲角機場就會覺得,好多東西都是嶄新的。如果不是因為有回歸,特別是在我們這個行業,中醫藥的發展當中有這個機遇,那我肯定沒有今日。

  【同期】香港中醫師 張琛

  其實中醫行業(回歸前)一直都是(被)打壓當中的。因為在殖民地的環境當中你要知道,就是中醫是不入流的一個非正規的醫療服務,所以以前(病人來看)中醫是不可以開病假紙不可以報保險不可以有一些法律效應的文件出示。因為回歸會重視中醫中藥這一個傳統醫學,我們中醫才可以有一個正規的法律地位。如果政府沒有政策支持,也不會有一個學位,一個學位是可以令到年輕人去投入這個行業,(市民)他覺得中醫更加可信,香港這個中醫的地位其實是上升了好多好多。所以見到很多中醫師其實是很年輕的。

  【同期】香港中醫師 張琛

  如果你說現狀當然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其實香港現在的公營醫療就是書寫是以英文為標準的。但是我想說其實這件事也應該改變,最少起碼應該是中英文,如果是中英文去並存的話,應該有利於病人以及中醫師去更加了解病情對病人的診斷是更加有利的。

  在今年2022年的第五波疫情當中二三月份的時候一個好短時間裡,一個非常之廣泛的群眾感染了疫情。其實西醫的醫療的資源甚至乎特效藥都是不多的,但正正是這個時候,我們中醫中藥,當然是因為有國家的全力的支持啦,就是用這個蓮花清溫能幫到我們香港市民。以及香港的各界的中醫的力量,包括學會 大學 私人(診所)等等。都一起站起來為市民提供很多免費藥或者是有義診,有的或者是私人服務等等。在這一次當中(市民)他發覺一個如此價廉物美的中成藥在社區的中醫就發揮了很大的力量。

  【同期】香港中醫師 張琛

  長生冠,我們其實因為我們自己集團在2月第最後一個禮拜,去到3月10號,我們大概接收了二千幾三千例的病人。其實之後那些病人呢,大部分人 都有一定程度的後遺症,但是用中藥得治癒率差不多是95%以上。因為新冠中醫叫做溫病,我們叫餘毒未清或者是餘熱未清的狀態,中醫中藥是調整正氣驅邪排毒,幫助長新冠的康復者,其實都有很好的一個治療的效果。

  【同期】香港中醫師 張琛

  其實我們現在經常談到的就是中西醫要協作。這個是作為國策來推行,我們要有共同對話的平台和空間。而需要有人有承擔,有魄力和有公信力,還要政府與學界,還有就是各種持份者的支持。特別回歸後香港是一個中西融匯的地方去集合不同的力量,去發展這一個香港中西醫結合的這一個高端醫療在大灣區的特色。

  【畫面】北部區建設畫面

  在香港整個醫療發展,其實未來會建立很多醫院的,會有個創新科技的一個中心,也會鼓勵私家醫院建立在北區都會區的這個地方,將來可以去那邊發展一個商業發展區域。有第一間的中醫醫院,中醫界是很熱切期望。有這間中醫院的成立,代表了就是說香港不單只是中醫向前一大步,是中醫結合西醫的合作向前一大步。

  【同期】香港中醫師 張琛

  可以將中醫在過去回歸25年來的一些徵結的問題,去打破一些隔閡,中醫中藥是傳播我們中國人的古代智慧中國人文化。我們作為香港的中西融合匯地方,借助自己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的角色,將來我們香港的中醫產業,來香港看中醫變成一個醫療旅遊。我相信是會吸引到一些人會接受,藉此讓國際間的人,世界上的人去了中國這個傳統文化。

  吳煒鑫 香港報道

視頻

更 多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
北京車展看點多!天天擠滿 全球車企大佬齊現身!
穿越千年的凝望 與香港記者一起走進“龍門石窟”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
印度大選|如果贏家是莫迪,中印關係會如何?
【通講壇】菲律賓“拒和”搞軍演 膽氣從哪來?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