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 正確認識中國與講好中國故事

分享到:
2022-06-13 15:5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長津湖之水門橋》已正式於香港上映,場面與製作方面一如前作一般優秀,《長津湖》系列電影堪稱我國現代戰爭電影的新高峰:無論是場面製作還是故事講述、人物描寫能力,毋庸置疑已達到荷里活的水準,甚至隱隱超越。然而近日,筆者發覺網絡上有部分“知識分子”在社交媒體上就《長津湖》的劇情展開歷史批判:稱中國當年抗美援朝拖累了國家的發展。筆者對此深感憤慨,這種片面、膚淺的歷史虛無主義觀點不單是在曲解歷史事實,同時也是對保家衛國而犧牲之志願軍烈士的一種侮辱!

《長津湖》第一部中有一句對白:“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輩就不用打”;還有片中七連指導員曾說:“我女兒問我,為什麼我要去打仗。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他們不打仗”。志願軍先烈們以累累血肉替我們承擔起苦難和責任、替我們開創了和平與光明。單從軍事而論,他們以遠落後於美軍裝備的簡陋武器,卻打出震撼環宇的戰果,已十分值得人們敬佩。更勿論這場戰役帶給中國、帶給後世我們的意義,筆者實在是想不明白,作為一個中國人,還是一個高學歷的知識分子,究竟是從什麼立場出發才會對這場戰役產生這種歷史批判?了解我國歷史的人都會知道,該場戰役的始末為何:美軍在1950年8月至10月份數次以轟炸機入侵我國東北邊境,炸毀邊境城市建築物,並導致我國平民傷亡。所幸時任國家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堅決果斷,派志願軍入朝作戰,打擊了以美軍為首聯軍的“囂張氣燄”,否則他們必定會繼而侵擾我國。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才剛建國一年、百廢待興,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共產主義國家的圍堵、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為求國家生存,咬緊牙關、不惜代價也要打勝這場苦戰!

在第二部《長津湖》,有兩幕最令筆者頗為感觸:一是七連與九連的戰士望向祖國的方向敬禮,並講出“新中國萬歲”,在這一幕實在令觀眾震撼、投入,幾乎就讓人當場在戲院起立敬禮;另外一幕在影片末段七連拼至最後一人也沒有放棄,仍堅持與敵人戰鬥。這令筆者想起2019年黑暴事件與新冠疫情時服務在社區第一線的警務、醫務人員與一眾社區服務者、義工。他們同樣也迎難而上、不畏艱危堅持服務社區,無懼於黑暴與疫情。

說回那那些批判抗美援朝的“知識分子”。他們的言論其實不值一哂。但讓筆者在想起一件事如鯁後便在喉,故不得不寫文一駁:中國有現在的強大與和平,是無數戰士與人民的犧牲而換來,我等後輩應該珍惜、更應該尊重。青年一代要正確地認識中國近代歷史,因自甲午戰爭以來,中國歷盡外侮,終艱辛與苦難中走到今天、站了起來,實屬不易。日前,筆者從新聞上看到李家超先生被國務院任命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筆者希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儘快完成《廿三條》立法,堵塞安全漏洞、為香港青年構建正確中國人思想價值觀,免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及反中亂港的組織煽動。今年7月1日便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亦祝願在新任特首的帶領下,香港更快地融入國家大局,繁榮穩定、行穩致遠!

(作者蘇嘉樂為就是敢言成員 工聯會社區幹事)


【編輯:蔡志東】

視頻

更 多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
北京車展看點多!天天擠滿 全球車企大佬齊現身!
穿越千年的凝望 與香港記者一起走進“龍門石窟”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
印度大選|如果贏家是莫迪,中印關係會如何?
【通講壇】菲律賓“拒和”搞軍演 膽氣從哪來?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