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通說:香港全民強檢,可行嗎?

分享到:
2022-02-10 10:5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1161,這是香港2月9日最新確診數字,從600+,一下子翻倍至4位數,只是在短短的24小時內。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團隊早前開發數學模型,推算若社交程度較聖誕及元旦假期水平僅減少25%,第五波疫情可能會令約25萬人感染,預測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二月底或三月會達高峰。

同一時間,香港醫院管理局9日在疫情簡報會透露,新增2宗新冠死亡個案。醫院急診室已嚴重超負荷,醫院內部隔離設施、小區治療設施亦已飽和,會考慮減少非緊急服務、放寬無症狀者出院條件。

這幾天,香港立法會議員和媒體對於全民強制檢測的呼聲,越來越多。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有一些具體的操作

目前,香港的檢測原則是“須檢必檢”、“應檢盡檢”及“願檢盡檢”。強制檢測僅限3個群體:居住大廈出現確診,當晚圍封強檢,翌日無確診可解封;污水檢測陽性,該區居民強檢;市民去過確診者到訪地方,會通過手機程序“安心出行”收到需檢測的通知。

而接近全民檢測的則是2月初公佈的“全民自願快速測試”,特區政府采購逾1000萬包快速測試包派發給全港市民。不少機構此前已經對訪客使用這種快測方式,五分鐘即可出結果,比起一天出結果的核酸檢測,準確性仍有差距。

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認為,快速檢測包進行自我測試在外國很普遍,但自行采樣未必所有市民都能掌握,在潛伏期之初亦不一定能驗出,與全民強制性檢測完全不同。

從各種討論看,全民強制檢測的可行性聚集在禁足操作及其有效性。

對於全民檢測,林鄭月娥在多個場合都被問及,也多次闡明“全民檢測不適合香港,市民未必可接受”。

1月18日,她這樣說,“全民檢測需要在一段時間內完成,以內地的經驗來看,全民檢測需要配合禁足來進行,即市民在等待全民檢測結果的時間內不可以四處走動。”

陳肇始在2021年1月答複議員時提出,如需有效實行強制全民檢測,必須配合全面的禁足令。期間香港市民和企業是否願意接受全面禁足仍為疑問,即使願意接受,日常生活供給亦是另一問題。

不過,在1月22日被再次問及時,林鄭月娥澄清:“沒有說過‘禁足’不可能;剛剛相反,若要進行全民檢測,必須有‘禁足令’配合”。若要進行全民檢測,就等同全港700多萬人一同”禁足“,大家可以想象影響會有多大。

全民檢測一定要禁足嗎?

曾任食物及衛生局政治助理的選委界議員陳凱欣以內地的經驗指出,武漢初期是禁出禁入,確是全民禁足,但近期北京、上海已不是全部人禁足;衛健委有指引,將有明顯傳播的地點列為“封控區”要禁足,附近地點是“次風險區”,可以出外但每日都要檢測,再遠一點的地區則可以自願檢測。

她舉例,以葵湧邨爆疫為例,最高風險的核心區域或大廈就禁足,周邊範圍的大廈列為次高風險,居民做了強檢後能出示陰性證明便可離家,每戶外出人數亦盡量減至最低或設限,達至內地健康碼的“紅碼”和“橙碼”的效果,減少人流。

隨著疫情進一步擴散,林鄭在2月8日的記者會上再次回應全民檢測的問題時表示,在有限資源下,政府的檢測能力應集中在小區圍封強檢。

資源,也是目前的難題。

港媒的評論文章總結道,歸根究柢,我們整天擔心做不到全民檢測(或大規模檢測),除了相信全民檢測必須配合“禁足令”外,有沒有非常強大的檢測力量,正是關鍵之一。

文章作者呼籲,香港此時必須向全國招手,倘若各省尚有檢測人手,可告騰出,盼火速赴香江協助檢測。事緣香港疫情已瀕臨失控邊緣,如要力挽狂瀾,最直接的方法就複製武漢的治疫路徑,由全國其他疫情未算嚴重的省份派員支持。

“若不尋求中央支持,香港就無法‘收科’。”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時也直言,香港沒有人力資源和能力做全民檢測,特區政府強化的防疫措施只能減少小區人流,并不能找感染者。他認為,需要與病毒競賽,需要在短時間達至采樣點高密度覆蓋;市民接受檢測後須盡快出結果,將感染者隔離至“方艙醫院”。

香港政黨新方向也指,全民檢測并不等於禁足,如果使用混合測試的方式,以香港自身能達到的檢測能力和速度,并在廣東省的支持下,相信可在3至5日完成。

另一個政黨新思維比較審慎,建議向廣東省政府尋求協助,加強檢測能力至每天至少70萬次,確保大概在10天內,能够為全港市民完成一次檢測 。

也有聲音認為,全民強制檢測并非有效,包括政府的醫學顧問。

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日前到圍封大廈觀察。她認為,香港實行強制全民檢測,其人力資源及配套將十分龐大、絕不簡單,亦不一定最有成效。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全民檢測要配合居家令才有效,但在本港難以實行。若屋邨沒有個案,要求邨內居民全民檢測是浪費資源,衛生署是有目標去檢測,才有經濟效益。

另一名顧問袁國勇近日也表示,假如能加強追蹤、檢測、隔離,同時政府應提供補助金來增加接種率,便不需要全民強檢,有信心可以“清零”

討論很激烈,但病毒并不等人。許多人或許認為Omicron就是感冒,來就來吧,先不說後遺症,看看內地專家的最新說法。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9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也提醒了,奧密克戎不可能是“大號流感”,它造成臨床症狀的嚴重性和流感完全是兩個級別。如果不是疫苗發揮了保護作用,病人病情的嚴重性會大得多。 (完)

        閱讀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zg2fWOOleYeSdBnrVOX96A


【編輯:陳卓儀】

視頻

更 多
黎智英與美國的勾結 在香港法院上愈揭愈清晰
看潮汕人的英歌舞與攝影作品 選這個地點很有意思 
中國女排“南長城”徐雲麗為香港學生帶來不一般的排球課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
諸神混戰!全球車企高管齊聚2024北京車展
穿越千年的凝望 與香港記者一起走進“龍門石窟”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