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時政

香港如何精準抗疫?

分享到:
2022-02-09 15:27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2月9日電  香港疫情未退燒,春節跨家庭聚集出現更多確診個案。醫學專家8日預測,未來兩周後,或有日增過萬確診的情況,呼籲市民留在家中助精准抗疫。

 


香港近日疫情十分嚴峻,連續兩天日增逾600宗確診,出現多個群組。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預計,按目前疫情發展趨勢,預料兩星期後的單日新增病例或會破萬宗,疫情將全面失控。

梁子超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香港疫情正面臨空前危機,如果兩周內不能控制疫情,已經不是“與病毒共存”那麼簡單,將比歐洲更嚴重。他分析,一方面,香港人口年齡中位數為45歲,疫情很容易攻陷高年齡群組,屆時重症會拖垮醫療;另一方面要警惕免疫逃逸現象,即便在接種率達八成的新加坡,目前已日增萬宗,況且香港長者接種率低。

過去兩周,香港逾2000宗確診,各區核酸檢測已經大排長龍、醫院床位不堪重負。接下來,香港的抗疫出路在哪?

國家衛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對香港疫情提出“五個精準”,包括精準流調、精準劃定密切接觸者、精準劃定有風險的地區、精準進行醫療救治,以及精準實施社區防控。

新華社日前發出的評論文章解釋“動態清零”也指出,要能夠快速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和有效救治,切斷傳播鏈。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8日也提到了“精準”,強調政府的抗疫工作以精准、聚焦為原則,資源須用得其所。

香港的精準抗疫目前看來體現在群組追蹤、圍封大廈、污水檢測;但傳播鏈遍布各區,人手已經難以應付。往年冬季,流感肆虐導致醫療人手不足是常見事情,何況世紀疫症前,資源並非無窮盡,精準更顯珍貴。

梁子超對“精準抗疫”提出看法,認為精准抗疫的標准應該根據擴散規模調整,不能拘泥於某個群組、某個大廈,而是每個家庭。

他呼籲全港各區市民都應該自覺居家抗疫,市民留在家中,可以讓疫情追蹤“瞄得更准”;到處遊走,檢測則很難追得上病毒傳播的速度,再多的人手也難以在全港各區“精準檢疫”。

梁子超形容目前是草木皆兵階段,接下來兩周,每一個香港人都應該全力配合,居家抗疫,外出僅限於補充生活物資,只有這種程度的配合才能避免資源枯竭,讓政府有餘力採取下一步措施。

至於接下來會有什措施?從特首最新公佈的內容來看,50萬名尚未接種疫苗的70歲或以上長者,是最大的隱患,若他們感染新冠病毒而出現重症或有死亡風險,將為公營醫院帶來難以負荷的壓力。

過去兩年,香港不斷調整策略,安然度過四波疫情。應對新一波疫情,加快加大檢測、隔離、治療等能力,需要決心,更需要資源。(陳卓儀


【編輯:陈卓仪】

視頻

更 多
港大外籍科學家談中國“月背採樣”:“極具挑戰性” 彌補了人類探月的不足
周星馳試水短劇 一個細節透露電影人堅守
家鄉市集收官!內蒙古攤位賣50萬 重慶攤位賣出1.5萬件商品
中國二手光伏板 點亮加沙和非洲民眾生活
“35+顛覆案”裁決,確立了三大原則
香港臥鋪高鐵直通京滬 晚上出發早晨到!
137秒看28省非遺文化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