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穿雲箭”劃破上空 香港昨6小時錄3.6萬次閃電(多圖)

分享到:
2023-06-02 10:14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2日電 受廣東內陸南移的強雷雨區影響,香港昨早(1日)有大驟雨及強烈狂風雷暴。短短6小時內,香港境內共錄得超過3.6萬次閃電,當中包括12367次雲對地閃電,為近18年來單日閃電次數第四多,僅較第一位少約2000次。

根據天文台閃電位置資訊服務資料顯示,由昨天凌晨3時至早上9時,香港境內共錄得12367次雲對地閃電,及23886次雲間閃電。最為密集時段為當天早上6時至7時, 單單一小時已錄得14504次閃電。當中,新界東錄得雲對地閃電次數最多,共5783次、其次為新界西,共錄得2706次、而大嶼山錄得2397次,港島及九龍則共錄得1481次。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CWOS FB圖片, 網友FU Ching Tak攝。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CWOS FB圖片, 網友Carlo CK Yuen攝。

不少攝影愛好者捕捉到閃電劃破夜空一刻,並上傳社交平台與網友分享。其中一張照片更可見,閃電穿過透厚厚的烏雲,直擊中環中心頂部的避雷針。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林學賢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今次是自2005年天文台閃電定位系統運作後,單日閃電次數排第四多。排首位的是2010年曾出現14000次雲對地閃電,另外2020年6月分別錄得約14,000次及13,000次雲對地閃電,排第二和第三位。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CWOS FB圖片, 網友Chung Ming Lee攝。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CWOS FB圖片, 網友Chung Ming Lee攝。

對於昨天早上住於屯門和田邨的單位疑遭雷擊中,林學賢解釋指,一般而言,高處或導電性高的物體如金屬等才會被雷電擊中,但實際上受很多其他原因影響,帶有一定隨機性,今次單憑片段未能確認雷電擊中的原因。

根據天文台資料顯示,閃電可根據特性分為不同類型,最常見的兩種是雲對地閃電和雲間閃電。雲對地閃電是積雨雲和地面之間的放電,在所有閃電類型當中,它對地面的人和設施構成的威脅最大。而雲間閃電是不同雲區之間的放電,閃電通道不會到達地面。雲間閃電很多時候發生在同一團雲內電荷相反的區域之間,但有時亦會在兩團雲之間出現。由於閃電通道有可能被雲層遮蓋,地面上的人並非每次都看得到。(完)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CWOS FB圖片, 網友藍雨洋攝。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CWOS FB圖片, 網友藍雨洋攝。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CWOS FB圖片, 網友藍雨洋攝。


【編輯:孟宜君】

視頻

更 多
破浪爭先!看78支龍舟隊香港一決高下
六一兒童節來臨 他們應該得到禮物而不是死亡
香港中大學生獲“劉士銘藝術獎學金”:藝術帶來力量
家鄉市集開鑼!一天吃遍“網紅”美食 看遍非遺文化
(黃埔百年)周恩來侄外孫沈清:以百年黃埔魂 圓今日中國夢
【通講壇】止住下滑重回對話 中美防長終見面
陳茂波率團赴美宣傳香港:香港是外資進中國和亞洲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