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放大招 扛起生育大旗

分享到:
2023-10-26 15:4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0月26日電 香港出生率持續處於低水平,夫婦平均子女數目下降至2022年的0.9名新低點。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推出“組合拳”鼓勵生育,除了施展“大招”“新生嬰兒獎勵金”外,更包括一系統配套政策。有議員大讚政策貼地及具有吸引力,認為有助刺激生育。

鼓勵生育是今份施政報告的重點之一。香港婦聯早前進行調查發現,影響生育意願的主因分別是“育兒經濟壓力大”、“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小朋友”,“房屋問題嚴重,屋企空間不足”。為紓緩市民經濟壓力,增加生育意欲,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增設“新生嬰兒獎勵金”,向每名由昨日(25日)起在香港出生,而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發放一筆過2萬元現金獎勵,為期3年,之後再作檢討。同時亦提高與居所有關的稅項扣除最高限額,由2024-25課稅年度起,如納稅人與在昨日或之後首個出生的子女同住,其“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稅項扣除”的最高限額,將由10萬元提高兩成至12萬元,直至該名同住子女滿18歲為止。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初時有意見指希望派一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最終選擇派2萬元,預計明年初到立法會申請撥款,期望最快在明年首季可發放款項。屆時父母可在為孩子申領出世紙時,一併填妥表格以便申請獎勵金,最快希望能在2至3個月內發放獎金。至於非婚生子女亦可獲該筆款項。當局暫沒有為計劃訂立任何績效指標,但會定期檢視成效。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至於住屋問題方面,施政報告中提出房委會將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及“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其中“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是增加新生嬰兒家庭成功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機會。由明年推出的居屋開始,預留部份單位配額,讓昨天或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家庭抽籤及優先選樓,直至該名子女年滿3歲為止。每次出售居屋及綠置居會額外預留單位總數10%作優先選樓。至於“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是加快新生嬰兒家庭的公屋申請獲編配公屋,昨天或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家庭,可縮減一年輪候時間,明年4月生效。

除此之外,政府也會加強支援在職家庭育兒,同時釋放家庭勞動力,包括明年4月起,增加“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下的住戶及兒童津貼金額15%,紓緩負擔;明年起於3年內,分階段增設十所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提供額外近900個日間幼兒照顧服務名額;明年4月起,“幼兒中心家長津貼”由每月最多600元提高至1000元;明年起於3年內,分階段擴展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至全港各區。參與計劃的中心由16所增加至28所,服務名額則由約670個增加至近1 200個;及明年4月起增加“社區保姆”目前劃一每小時25元的服務獎勵金。照顧0至3歲嬰幼兒或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將上調超過一倍至每小時60元;照顧3至9歲兒童,則上調6成至每小時40元。明年第4季起,服務名額增加一倍至約2000個,受惠兒童會增加約一倍至20000人。

另外,為培育子女可能為父母帶來新挑戰,包括子女教育和夫妻關係。政府將於明年下半年推出全新為期五年的家庭教育推廣計劃,整合現行相關計劃並把每年資助金額增至800萬元,支持民間推行家庭教育項目。

(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對於政府推出的“組合拳”,有準媽媽表示,派發現金是一個鼓勵措施,計劃將這兩萬元用於購買尿片或奶粉等。她又認為,如果能夠將“獎勵金”恆常化,加上增加對在職媽媽的支援,能夠加大誘因。另一名在職母親表示,生兒育女開支很大,認為新政策雖然有助鼓勵生育,但如果能夠在新生嬰兒1至3歲階段,都能定期提供資助會更理想。

而育有兩名孩子的父親表示,在職父母要協調時間照顧子女是最大困難,認為政府可以考慮資助更多託兒服務名額,或鼓勵彈性上班時間等,能夠發揮更有效作用。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新一份《施政報告》非常詳盡。有不少生育率低的西方國家都會以現金津貼吸引市民生育,當中有部份更是每月審批資助。她認為,港府除將發放兩萬元獎勵金外,更提出了相關配套政策,包括讓父母優先選擇居屋和分配公屋,有關政策非常貼地及具有吸引力。

育有兩名女兒的新民黨容海恩表示,2萬元獎勵金能為家庭帶來緩解作用,可協助不少家庭聘請專人照顧嬰兒,以及購買婦女保健品。她又說,如果政策有明顯成效的話,期望會有上調空間。

另一名剛為人母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林琳就讚賞政府提出的“組合拳”鼓勵生育,其中加強托管服務和增加社區保姆服務獎勵金等措施,能夠有助女性開拓更多半職就業渠道,讓她們安心進入或重返職場,從而改善收入及兼顧家庭。她又認為,政府作為全港最大僱主,應做到帶頭示範作用,推動私營企業建立家庭為本的職場環境,營造家庭友善的職場文化,推動彈性上班和半職工作安排,讓新手父母平衡上班和育兒的需要。

至於家計會榮譽顧問、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認為,新政策是一個好開始,相信措施有助釋除部分因經濟及住屋問題而不決定生育家庭的顧慮。不過,他又直言,小型家庭是現今社會的大趨勢,本身決定不生育的家庭,未必會因為有關政策而改變。他又認為政府可以從改變香港教育環境入手,包括改良學制、課程内容及出路,以及校園學習氣氛等,從而提升生育率。(完)

【編輯:孟宜君】

視頻

更 多
馬龍台灣之行掀起熱潮 謝立功:海峽兩岸交流不能斷
李家超率官員赴立法會午宴 這次就餐他們談了些什麼
從天后廟到清真寺只需10分鐘 宗教學教授們在香港感受到哪些震撼?
2500隻“大熊貓”登陸香港!還有超逼真真人版“熊貓” 把古天樂和佘詩曼都吸引來了 
搶先看大熊貓“安安““可可”萌態!12月8日正式與公眾見面
宗教領袖說宗教|宗教為何要“中國化”?
關於宗教“中國化” 香港六宗教領袖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