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港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獲3300萬港元資助

分享到:
2023-06-01 16:14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1日電  兩項由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所長兼卓敏地理與資源管理學教授關美寶教授與地理與資源管理系校長特聘助理教授馬培峰教授領導的有關智慧交通及衞星遙感技術的重要研究項目,最近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智慧交通基金”(STF)和 “創新及科技基金”(ITF)的研究資助,合共港幣3300萬港元。研究團隊將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港運輸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地政總署等政府部門合作,攜手推動香港智慧城市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關教授表示,這兩個研究項目是之前衞星遙感研究基礎上的重大突破,同時標誌著香港高等學術機構在太空技術發展邁出重要一步,將推進香港和大灣區環境監測的一站式衞星服務,促進中大在碳中和、智慧城市、糧食安全、生態系統保護、地球系統科學和海洋科學等重點領域的跨學科研究,進而加速實現中大2021-2025年策略計劃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STF資助的項目名為“基於遙感技術進行偵測車輛及車輛里程估算”,利用衞星遙感技術對本港道路車流量進行定期廣域監測,開啟衞星遙感與智慧交通結合的新篇章。該項目為中大首次獲STF資助,其研究成果將應用於輔助運輸署現有交通監察流程,大幅提升對城市交通狀況的感知與分析能力,為交通規劃與管理提供更全面和科學的資訊化決策支援。

另一個獲ITF資助的研究項目名為“面向滑坡準即時監測的CUHK衞星建設及集成遙感技術研發”,為首個獲香港政府資助的對地觀測衞星建設項目。研究團隊將研製並發射首顆中大衞星,未來將服務於自然災害監測、碳中和、可持續發展等研究領域。該項目也將教學與研究相結合,讓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與衞星技術的設計、開發和應用,採用實踐導向的方式培養航空航太科學和技術領域的跨學科人才。(完)

【編輯:張明臻】

視頻

更 多
端午節香港各區龍舟賽不斷 觀賽人潮擠滿賽道氣氛熱烈
【LIVING IN HONG KONG】港大澳籍教授居港八年:在萬里星河和古老中華文化中沉迷
港大外籍科學家談中國“月背採樣”:“極具挑戰性” 彌補了人類探月的不足
周星馳試水短劇 一個細節透露電影人堅守
家鄉市集收官!內蒙古攤位賣50萬 重慶攤位賣出1.5萬件商品
中國二手光伏板 點亮加沙和非洲民眾生活
“35+顛覆案”裁決,確立了三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