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港澳 ->社會

張炳良:同期推交椅洲填海及“北都區” 時機不對

分享到:
2023-04-04 10:3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4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早前表示,“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填海計劃兩個項目都會做。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今日(4日)表示,若兩個項目同期推進,再加上政府尚未估算的“三鐵三路”成本,造成的財政壓力絕對不容低估。

張炳良在報章撰文,指財政儲備由2019年3月底的11,616億元,遞減至今年3月底約8173億元,下跌近三成,相等於一年名義GDP(本地生產總值)約12%,僅足以應付12個月政府開支,乃27年來最低水平。預測至2025年3月底將降至約7726億元,之後才有機會回升。他續說,若非因發行債券及回撥房屋儲備金結餘,財政儲備於過去4年消耗更高達5649億元或48%,且投資承擔愈來愈多。

張炳良指同期推交椅洲填海及“北都區” 時機不對。圖源:大公文匯

他指出,過去3年疫情,香港像其他地區付出沉重的經濟和財政代價,先後注資防疫抗疫基金共約3570億元,相等於2021年GDP約12.4%。2020年香港GDP收縮6%,2021年從低點反彈錄得6.4%增長。但去年受到防疫、環球供應鏈及需求干擾影響,經濟再度受挫,全年實質GDP下跌3.5%。相對而言,部分亞洲競爭對手均有增長,如新加坡2022年增長3.8%。財政司長陳茂波預測2023年經濟會明顯反彈,全年實質增長介乎3.5%至5.5%,但此乃與2022年低位所作之比較。

張炳良續說,現屆政府欲大興土木、大筆投資創科和吸引創企落戶,及大幅增加民生開支,以物質改善去爭回民心。但在上述財經環境下,可說時機不利。以東大嶼填海(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及北部都會區發展為例,以今天價格計,前者政府估算造價達5800億元;後者曾有顧問公司估算涉公私營投資共3萬億元。從香港的城市發展策略佈局看,兩者皆為重要部署;但若同期推進,再加上政府尚未估算的“三鐵三路”成本,造成的財政壓力絕對不容低估。

他認為,經濟前景嚴峻,政府尤須審慎理財,縱行反周期財政策略以增支減稅去刺激需求、推動經濟增長,仍須錢用在刀口上、支出合乎效益,若年年“一次過”就變成擺脫不了的恒常負擔。他強調,要真的做到“由亂轉治,由治及興”,關鍵在於包容及凝聚社會,公關和派錢都解決不了管治深層次矛盾。要致力維護香港的自由開放及獨特制度優勢,在國際和國家層面展現活力、吸引力和競爭力,才不至邊緣化。(完)


【編輯:孟宜君】

視頻

更 多
端午節香港各區龍舟賽不斷 觀賽人潮擠滿賽道氣氛熱烈
【LIVING IN HONG KONG】港大澳籍教授居港八年:在萬里星河和古老中華文化中沉迷
港大外籍科學家談中國“月背採樣”:“極具挑戰性” 彌補了人類探月的不足
周星馳試水短劇 一個細節透露電影人堅守
家鄉市集收官!內蒙古攤位賣50萬 重慶攤位賣出1.5萬件商品
中國二手光伏板 點亮加沙和非洲民眾生活
“35+顛覆案”裁決,確立了三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