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故事|它造型獨特,還是港產片的寵兒?

分享到:
2023-12-24 10:2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近一個世紀以來,字體各異、色彩斑斕的霓虹燈招牌,點亮了香港街頭的無數夜晚,勾勒出獨特鮮活的社區風景,讓這座城市閃耀出“東方之珠”的光芒。

香港旺角夜景。香港中通社圖片

早在20世紀30年代,霓虹招牌的製造技術便引入香港。50年代,隨着香港工業發展蓬勃,許多大企業、夜總會,甚至食肆等,紛紛使用霓虹燈招牌來宣傳自家品牌。畢竟,在那個沒有互聯網的年代,招牌越搶眼,越能吸引路人的目光。於是,霓虹招牌開始大量出現在香港的街頭巷尾,構成香港的時代印記。

在招牌上,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書法題字、行業標誌、英文等外文,是中西文化的結合,無論是設計、製作還是安裝都滲透著香港特色。

有些商鋪會特意根據經營範圍打造造型獨特的霓虹燈招牌。比如,“同昌押行”的霓虹燈招牌的整體形狀,是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財富和繁榮的倒置的蝙蝠硬幣標誌;夜總會“中國宮殿”的霓虹燈以權杖形狀的手臂伸向彌敦道,上戴一個閃閃發光的皇冠,象征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夜總會的輝煌歲月;位於西營盤的一家歷史悠久的牛排餐廳“森美餐廳”,則因其大而俏皮的安格斯牛霓虹燈而聞名……

“森美餐廳”霓虹燈招牌。圖源:M+官網

呼應著市井的熱鬧與煙火氣,富有特色的霓虹燈牌成就了香港的繁華夜景,並被上世紀末港產電影的鏡頭帶到了全球觀眾眼前。

在香港導演王家衛的電影裡,街道、路人、霓虹燈和晃動的鏡頭,無需贅言就流露出香港的街頭特色。多個以霓虹突顯光影對比的畫面,彷彿訴說故事人物走在繁華都市裡的迷茫與孤獨……

霓虹燈,已然成為香港的視覺標籤以及本地文化的一部分。

兩面夾擊下日渐式微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市場上出現發光二極管(LED)等更平價的替代產品後,愈來愈多店鋪開始棄用霓虹燈招牌。霓虹燈也從大型霓虹燈廠的大量出產,逐漸限縮成幾位霓虹燈師傅的手工製作。

另一方面,自2006年開始,特區政府收到不少戶外招牌的意外事故報告,面對人口的高密度與城市的快速發展,加強城市建設的安全規範已是箭在弦上。

據香港發展局轄下屋宇署資料顯示,根據《建築物條例》(第123章),豎設招牌屬建築工程,開工前須事先獲得屋宇署批准圖則及同意,除非招牌規模小、風險低,屬“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小型工程或“指定豁免工程”。

屋宇署自2013年起開始實施自願性質的“招牌檢核計劃”,容許那些規模小、風險低的招牌,在經專業的安全檢查、鞏固及向屋宇署核證後,可繼續保留使用,其後須每隔五年重新進行安全檢核。

此外,按“風險為本”原則,屋宇署自2014年起每年進行“目標街道大規模行動”,揀選目標街道路段,及就構成公眾風險的大型違例招牌和未參加“招牌檢核計劃”的違例招牌展開大規模行動,包括發出法定清拆令,或發出“拆除危險構築物通知”。

僅2018年至2020年9月,屋宇署就發出了2439張清拆令,而已拆除或修葺招牌的數目(包括違例、棄置或危險招牌)更多達7888個。

羅富記粥麵專家的霓虹招牌於2016年被拆卸。圖源:M+官網

因應時代發展及安全考量,香港的霓虹燈逐漸淡出街面。

於藝術殿堂綻放新生

霓虹招牌在香港“買少見少”,亦喚起了港人對霓虹招牌保育工作的關注。

近年來,香港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聚焦霓虹燈,從視覺文化和藝術角度探討霓虹在香港的生存空間。

M+自2013年起收藏部分遭清拆的霓虹招牌,已將五塊納入館藏,其中“森美餐廳”和“鷄記蔴雀耍樂”是最先進入M+館藏的兩個招牌。此外,M+也收藏了大量霓虹招牌的檔案,包括設計繪圖和照片文獻。

M+官網截圖

霓虹保育的努力亦帶動了霓虹燈製造技術的傳承。

在霓虹燈工廠,霓虹招牌從一張設計圖紙開始,經過燒管、吹管、屈管等流程,最終被裝嵌在招牌底盤上,匠人的手指柔軟度、對火力的把控程度、吹氣的力度等至關重要。如今,能夠掌握這種技能的匠人已是屈指可數。

為了傳承這門技術,香港一些年輕人拜師學藝,並開辦霓虹工作室,不斷推出霓虹燈作品,積極尋求留住霓虹燈招牌的方法。

霓虹招牌的前景如何?M+團隊的香港視覺文化副策展人周麗珊認為,霓虹招牌就像黑膠唱片一樣,它們永遠不會完全消失,而是繼續以不同方式存在於社會中,“看著霓虹招牌從街頭被拆走固然令人傷感唏噓,然而,除了收藏實體的物件,還有不同的保育方法,這也關乎保存招牌背後無形的故事。”

【編輯:王瑶】

視頻

更 多
宗教領袖說宗教|宗教為何要“中國化”?
關於宗教“中國化” 香港六宗教領袖怎麼說?
【通講壇】特朗普上台對中國利大於弊?馬斯克能緩和中美關係嗎?
莫言用兩個小故事 告訴大家什麼是好的中國文學
跟隨市民登上“海南艦”!原來中國軍艦內部是這樣的
香港機場迎來“三跑道時代”!年客運可升至1.2億人次
【通講壇】黎以達成停火協議 為何選擇這個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