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特稿:從天津大火看香港消防隱患

分享到:
2023-08-29 15:56 |

【字號:

  香港中通社8月29日電 題:從天津大火看香港消防隱患

  作者 譚暢

  近日,“天津高樓大火”引發持續關注。高樓大廈林立的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特別是舊樓密佈的老居民區,人口密集,為免再發生同類型的火災,天津大火能給香港的消防安全帶了什麼啟示?

香港消防處FB圖片


  本月22日,天津市一棟樓高32層的商業辦公大廈發生大火,大火據報在十幾分鐘就從大廈底部“燒到頂”,透過現場照片可見,大廈的一樓至頂樓均可看到明火不斷向上竄升,同時伴隨著大量濃煙,整棟大樓幾乎快被黑煙籠罩。而今年3月,香港尖沙咀高40餘層的酒店大廈亦發生大火,燃燒超過9小時,波及附近多座建築。

  為何天津大火燃燒得這麼快?“由於北方天氣較寒冷,很多大廈都習慣在外牆加一層隔溫物料,目的是節省能源。”從事消防工作30餘年的香港前高級消防區長麥錦輝對中通社記者說,外墻就像是蓋上一層棉被般,遇火易燃,很容易沿著物料一直燒上去,由於大廈本身有窗,燒不到大廈內。

  由於香港大廈外墻沒有隔溫物料,且尖沙咀大火是一棟興建中的大廈,搭上棚架,更多易燃物,因此火災持續時間就更長。但其實本地火警更多發於各類樓齡高的唐樓,人均居住面積較小的劏房,或是餐廳、菜檔。其中,許多是人為疏忽引發,如電熱水壺過熱、蚊香引燃紙皮產生明火等。

  香港災難心理資訊網站引述2018年的數據,香港每年平均約有10000宗火警,引致超過300人傷亡以及財物損失。早年的嚴重火災包括1997年美孚新村火警、2011年花園街火警、以及2016年牛頭角迷你倉火警。樓齡高、消防設施未達標準的樓房,更易發生火災。

  香港人口密集、人員流動性大,一旦發生火警,火勢很容易在數秒內蔓延,釀成重大災害。一些“老樓”內,存在逃生安全通道被雜物阻塞、消防水喉難以使用等安全隱患。 

  由2007年7月1日起,香港屋宇署及消防處會根據消防安全條例,為1987年或以前落成的綜合用途及住用建築物進行巡查及發出消防安全指示,指令業主或佔用人在指定時間內改善大廈的消防安全建造和消防裝置及設備,提升大廈的消防安全。

  據消防處統計數據顯示,香港不同類型火警的總數近年呈下降之勢。2020年,火警召喚33000餘起,較於2016年38000餘起,降低近15%。消防處也曾開展巡查行動,巡查樓齡60年及以上約2500幢樓房;2020年,消防處巡查樓房消防安全次數更有55000餘次。

  麥錦輝分析,近年來香港火警下降原因有二:一是香港對防範樓房火災有更全面的應對情況,消防防火宣傳、巡查和市民防火意識有所提高。二是新冠疫情使樓房發生火災的次數有所下降。“因疫情下,大家待在家,反而會比較認真留意房子的安全,所以火警較少發生。” 

  然而,社會復常後,發生於樓房之間的火災仍十分頻繁。僅2023年8月,就有十餘起樓房發生火情,其中更有兩起唐樓火災,且僅相隔十天。

  針對香港“老樓”的消防安全隱患,麥錦輝表示,消防處近年加強巡查,也增加做防火宣傳力度。他發現,如今電力火災有多發跡象,電器漏電、充電等措施不當,都易引發火災。

  實際上,商業大廈或居民樓須依照消防條例配備消防設備、定期測試警鐘。縱觀近年來香港火災,多發於無人規管的舊唐樓。而全港近三千幢“三無大廈”,除了火災隱患,也不時有外牆水泥脫落砸傷路人等事故發生。

  唐樓大部分住戶為劏房租客,無法聯絡真正業主,以致一直未能聯絡足夠業主設立法團。“三無大廈”的火災隱患,值得特區政府和各界思考如何防範。(完)

視頻

更 多
李家超到訪黃大仙 就《施政報告》聽取市民意見
【通講壇】香山論壇務實對話 南海問題各國態度如何?
香港警察學院結業會操|簡啟恩:現在社會平穩安定 實仍暗湧處處
美國反華議員逼問英特爾高管 試圖給中國潑髒水:天吶!為什麼你就是不願意這麼做?
陳水扁給柯文哲“送暖”用意如何?
哈里斯對戰特朗普 這一局誰贏了?
香港青年聯合國發聲:關於香港 這些數字足以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