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鄂志寰:從施政報告要點看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競爭力的重點方向

分享到:
2022-11-01 12:0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施政報告體現了大局觀、國際觀

結果目標導向性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以下簡稱“施政報告”)分析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下的環球經濟環境、貨幣政策、貿易爭端和地緣政治對香港經濟復蘇的挑戰,提出加強與國際上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溝通與合作,探尋機遇與防範潛在風險,提升政府中長期發展謀劃能力,制定前瞻性的共贏政策,提升國際影響力。

施政報告從大局著眼,提出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促進香港經濟發展、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以及“八大中心”的多項舉措,不乏具有突破性、創新性的舉措。例如成立“特首政策組”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更好地掌握本地社情民情,加強與國家發展戰略的銜接,持續提升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空間和發展能力,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均等性和可持續性,提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能力。

施政報告以結果為目標提出完善治理體系。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專項小組,把握全局加強頂層設計,為相關措施的落地執行提供保障。施政報告設定110個具體的施政措施完成績效指標(KPIs)是本次施政報告的亮點之一。例如,未來十年依時提供約3,330公頃土地;未來五年提供約15.8萬與7.2萬個公營房和私營房單位,較上個五年增加約五成;2027年內吸引至少100間有潛力和具代表性的創新科技企業落戶,包括20間龍頭創新企業;目標在2025年底前推動不少於200間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在三年內資助超過200場會展在港舉行。設立具體的完成指標有助於政府監督實施進度和成效,展現了本屆政府為香港謀發展、提升香港競爭力的決心和信心;亦有利於外界將來對本屆政府的施政效果進行量化評價。

施政報告提出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併管理現有的四個基金,聚集資源,統籌規劃,達成規模效應。同時政府將撥300億元(港幣,下同)設立“共同投資基金”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針對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有利於香港長遠發展的策略性產業,引進及投資落戶香港的重點企業。此外,政府將設立“招商引才專組”,加強海內外宣傳與溝通聯繫,招攬目標企業和人才來港發展。這一系列舉措將促進香港產業轉型升級和增強經濟發展動能。

施政報告提出提升香港發展動能

為香港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提供新空間

增強發展動能是施政報告的主體內容之一,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確立的香港“八大中心”定位,施政報告提出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進創新科技和文化藝術兩個新興產業發展,實現香港“再工業化”與完善文化藝術產業生態圈建設。繼續發揮國際貿易中心角色,充分善用航運和航空發展,提升香港在區域供應鏈的功能。繼續強化法律服務方面的優勢,有序推進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施政報告就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提出了14條具體措施,從頂層設計出發,推出一系列科技產業促進政策,支持創科產業發展,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創新科技是激活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明確創科為香港的核心發展重點,提出將在完善創科生態圈、壯大創科人才庫、建設智慧香港,以及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四大方面制定具體政策。同時,本屆政府明確了北部都會區為香港未來策略發展據點與再創高峰新引擎的定位。政府將在不同環節加速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建設時間將比過去大幅壓縮一半。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搶人才措施,放寬人才入境條件,積極搶奪高端人才,吸引高端人才來港發展。“搶人才”政策成為外界頗為關注的焦點:一是成立“人才服務窗口”統籌招攬海內外人才策略,提供一站式支援;二是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招攬高薪人才或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來港發展,並不設人數限額;三是放寬和優化現有多項輸入人才計劃,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四是合資格人士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可獲退還在港置業的額外印花稅。高素質人才一直是長久以來推動香港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以上措施的落地,政府目標每年至少輸入3.5萬名人才,彌補香港近年出現的人才流失,顯著提升香港在國際人才競爭市場中的競爭力。

施政報告提出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全球競爭力

金融服務業是香港最大支柱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超過五分之一,也是香港吸納就業的主體產業,是香港增強發展動能的關鍵所在。國際金融中心是香港建設“八大中心”的重中之重,施政報告圍繞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出了多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包括吸引優質企業來港上市、推動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支持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以及強化風險管理、不斷提升金融科技競爭力等內容。

首先,港交所修改關於尚未有盈利或業績支持的科創企業主板上市規則,吸引優質企業來港上市。日前,香港交易所發布諮詢文件,計劃透過修改上市規則,引入特專科技公司,允許尚未有收入、未能把科研技術商業化的公司在主板掛牌,以招攬各國科技“獨角獸”來港,在新股市場重振聲威。 

其次,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優勢,推動市場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投資工具,以及穩妥高效的匯兌、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管理等財資服務。離岸人民幣市場已經成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要素,建設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是提升香港金融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具有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擁有豐富的人民幣產品體系,包括人民幣存貸款、人民幣衍生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及人民幣保險等業務。其中,人民幣存款佔境外人民幣存款一半以上;人民幣RTGS交易金額佔全球人民幣清算量七成以上;人民幣點心債發行大部分在香港。香港在人民幣投融資、風險管理、資產管理等方面的業務亦境外領先。

第三,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包括年內提交條例草案寬免雙幣股票市場莊家交易的股票買賣印花稅,以優化人民幣股票交易機制等措施。

加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合作將進一步優化滬深港通交易機制。2021年滬深港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再創新高,約佔港股成交額的四分之一。內地投資者將港股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支持香港推出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枱,有利於控制匯兌風險。按現有機制,內地投資者購買港股以港幣計價,交收以人民幣兌換港幣,匯率要在收市後確認,若日間人民幣匯率發生較大波動,涉及額外匯兌風險。因此,如果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通股份以人民幣報價和交易,不僅可增加使用人民幣的場景,而且亦可降低“北水南下”的匯兌風險和成本。此外,目前港股通南向通可投資股票已超過800隻,平均每天成交超過400億元人民幣,內地投資者每天大手買入或賣出港股時兌換人民幣可能造成匯率波動,對香港交易所上市、交易、結算也會產生影響。因此,引入“雙幣雙股”,還有利於穩定香港人民幣存款,增加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有利於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建設。

研究優化債券通“南向通”。債券通是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推動了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提升了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目前,北向通交易佔到境外投資者買賣人民幣債券總額的56%以上,是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重要管道。未來通過制度設計、政策支持,債劵互聯互通可在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流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外管局發布《關於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關事宜》(4號文),債券市場開放整體性制度安排落實“一套制度規則,一個債券市場”原則。一是在堅持一級託管為主基礎上,建立健全多級託管制度體系,與現行結算代理模式並行,供境外投資者自主選擇。二是簡化入市程序,允許境外投資者以法人身份入市,無需再逐隻進行產品備案。對於已備案產品,提供非交易過戶服務。三是獲准進入銀行間市場的境外投資者可直接或通過互聯互通方式投資交易所債券市場。今年7月4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與債券通公司合作,實現債券發行承分銷系統與境外綜合性債券一級發行電子平台(新債易ePrime)連接,境外投資者可線上參與一級債券分銷,而無須每筆發行後線下重複簽署分銷協定,促進一二級市場聯動。債券通公司近期還下調了電子交易平台的境外服務費。

筆者判斷,未來將繼續圍繞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建設不斷出台新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流程,豐富可投資資產種類,便利央行類機構配置和持有人民幣資產。相信債券南向通也會進入一個加快發展階段,預期條件成熟後,兩地會優化制度及交易規則,逐步擴大參與南向通的境內金融機構範圍,增加可交易債券品種等。

施政報告提出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

提升金融科技競爭力

施政報告提出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在香港建設國際碳市場,支持港交所繼續推展與廣州金融機構等在碳市場發展合作。在強化資產和風險管理方面,提出在今年提交條例草案為合資格家族辦公室提供稅務寬免,希望到2025年底前推動不少於200間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在2024年推行保險業風險為本的資本制度;今年就設立保單持有人保障計劃建議諮詢等。

施政報告非常關注提升金融科技競爭力,提出大力推動金融科技,鼓勵更多金融科技服務及產品進行概念驗證測試、推進跨境金融科技項目、培育金融科技人才等,擬年內推出“商業數據通”,讓企業分享營運數據及讓銀行準確評估,增中小企獲批貸款機會等措施。

筆者認為,香港應抓住數字人民幣發展契機,推動金融科技服務及產品創新。目前內地與香港跨境支付已啟動相關測試,探索數字人民幣系統與香港本地“轉數快”快速支付系統的互聯互通,支持香港當地居民和商戶的港幣結算需求。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聯酋中央銀行及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正共同研究跨境結算貨幣橋項目(mBridge),探索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近日貨幣橋平台上首次完成了基於四個國家或地區央行數字貨幣的真實交易試點測試,來自四地的20家商業銀行成功於貨幣橋平台為其客戶完成以跨境貿易為主的多場景支付結算業務。下一步,mBridge可以考慮引入歐洲央行等數字貨幣發展成熟的國家或地區參與,發揮mBridge在貨幣兌換和跨境匯款等方面的優勢。mBridge在跨境金融領域應用不僅有助人民幣國際化,亦能將香港推進成為央行數字貨幣樞紐。

總之,施政報告為提升香港發展動能繪製了詳細的路線圖,也將為香港金融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有助于進一步提升香港金融中心的全球競爭力。

(作者為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

【編輯:刘春】

視頻

更 多
湘菜也可以不辣?湘菜名廚眼中香港的湘菜正宗嗎?
香港記者洛陽體驗“穿越”!為何遊客來這裡都愛穿漢服?
國泰“飛躍理想計劃”復辦 香港學生赴珠海參觀國產飛機
夏寶龍:讓那些見不得香港好的人去哀鳴吧
第42屆金像獎|洪金寶奪終身成就獎 但透露最想拿的是另一個獎項
精華片段|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紅毯星光熠熠
潑水節!泰繽紛!走進香港“小曼谷”體驗泰國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