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屠海鳴:習近平論金融強國 給香港諸多啟迪

分享到:
2024-01-18 14:16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前天上午,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開班。這是1999年以來、時隔25年後再次以金融為主題進行研討。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既遵循現代金融發展的客觀規律,更具有適合我國國情的鮮明特色,與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質區別。我們要堅定自信,在實踐中繼續探索完善,使這條路愈走愈寬廣。”

習主席的重要講話思想深邃、視野宏闊、論述精闢、內涵豐富。習主席以“6個強大”勾畫出金融強國的基本輪廓:擁有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強大的金融監管、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

習主席特別強調:“要通過擴大對外開放,提高我國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強國際競爭力和規則影響力,穩慎把握好節奏和力度。”習主席指出了以開放促金融強國建設的總體思路,其中蘊含的信息非常豐富。

金融業是香港的主要支柱,對於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習主席論金融強國建設,給香港諸多啟迪。

香港中通社圖片

制度型開放 利港做強金融業

習主席指出:“要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協議中金融領域相關規則,精簡限制性措施,增強開放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制度型開放是最徹底、最全面的開放。習主席講話釋放出強烈訊號:中國資本市場一定會和國家改革開放大局一樣,開放的大門愈開愈大!

眾所周知,由於中國經濟規模大、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過程中的情況比較複雜,中央對金融領域的開放長期持謹慎態度。去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建設金融強國,“制度型開放”才成為金融領域的熱詞。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與中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總體布局相脗合。習主席此次再次強調“制度型開放”,可見中央對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已經下了決心。

事實上,去年以來,內地推進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已經開始提速。首先,在行業開放上,中國證監會實現了金融機構外資持股比例取消的限制。其次,在產品開放上,推動國際指數“納A”比例不斷提升,持續擴大期貨期權特定品種開放,實現在華外資銀行參與境內國債期貨市場交易,支持香港推出首個A股指數期貨等。

中央堅定不移地推動金融領域的制度型開放,對於香港來說是利好消息。這意味着中央會進一步支持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同時,香港金融機構進入內地市場的機會更大。內地擁有超大規模市場,而且還處於不斷成長之中,香港金融業要做大做強,開闢內地市場絕對是“一盤好棋”。

習主席指出:“規範境外投融資行為,完善對共建『一帶一路』的金融支持。”

習主席再次強調“規範”二字,意味着今後將不斷完善境外投融資的規定,讓內地企業到境外上市的過程更加透明,結果也更加可預期。

境外上市公司涉及境內、境外法律與監管政策的多重適用,市場化程度較高,企業赴境外上市面臨的風險也更大。近年來,個別中國赴境外上市的企業出現了一些違法違規事件,有的過度“加槓桿”,借助境內外市場盲目融資擴張,最終“爆雷”;個別企業嚴重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給投資者造成慘重損失。隨着中國擴大開放的持續推進和新發展格局的加速構建,經濟整體情況呈上升趨勢,企業到境外投融資的需求會逐步上升,讓其合法合規地到境外投融資,才有助於高質量發展,這也是金融強國建設的題中要義。

規範境外投融資 港可當“高參”

在談及“對『一帶一路』的金融支持”時,習主席用了“完善”二字。這意味着過往的金融支持還有待完善。中國金融支持“一帶一路”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中國的絕大部分投資也是成功的,但“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法治環境不同、民風民俗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加之近年來地緣政治衝突造成的負面影響,中國金融支持“一帶一路”也出現了一些不成功的案例。

習主席強調“完善金融支持”,就是要遵循市場邏輯,重法治、守規則、觀大局、察細節,每一筆投資都必須嚴密論證,科學決策,不能盲目樂觀,心存僥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有豐富的國際投資經驗,在內地企業投資“一帶一路”沿綫項目時,應發揮好“高參”(即為決策者獻策)的作用,幫助內地企業提升投資質量。

互聯互通機會多 港應主動拓展

習主席指出:“要加強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監管改革。”

這些年來,中央一直支持香港金融市場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先後開通了“深港通”、“滬港通”,為內地居民和香港居民投資理財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產品;去年3月,互聯互通股票標的範圍進一步擴大,符合有關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股票被納入港股通股票標的。目前,共有1,400多家中資企業在港交所上市,這些企業的市值佔港股總市值的7成,交易量達到8成。

習主席再次強調“加強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預示着香港金融業的新機遇已經來臨。一方面,中央在謀劃“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時,會把香港作為首先考慮的對象,給予“先行先試”的機會,香港具有“捷足先登”的優勢;另一方面,“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加強跨境貿易外滙便利化政策供給。比如:支持更多銀行和支付機構開展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結算業務,讓更多“信用好、規模小、筆數多”的中小企業享受政策紅利。香港的金融機構應抓住這一波政策機遇,開拓內地業務。

總之,“互聯互通”是一個大課題,香港應主動作為,系統梳理一下,香港和內地金融領域還有哪些地方沒有打通?哪些地方可以進行制度創新?哪些方面能以“香港之長,補內地之短”?積極爭取中央支持,把“互聯互通”這篇文章做大、做好。

加強金融監管 港須盡應有之責

習主席指出:“要守住開放條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綫……金融監管要『長牙帶刺』、有稜有角,關鍵在於金融監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強協作配合。”

資本必須有序規範地流動,才能給經濟發展帶來正面效益。習主席用“6個強大”描述“金融強國”,“強大的金融監管”是其中之一。習主席用“長牙帶刺”來形容“金融監管”,說明中央對金融監管空前重視。

從過往情況來看,某些不法分子把境外投融資作為“洗錢”途徑,給國家和民眾造成慘痛損失。一旦事發,在境外追究其法律責任很困難。因此必須防患未然,把監管落實在境內外投融資的各個環節。

加強金融監管,對於香港來說也具有現實意義。香港作為“自由港”,貨幣自由兌換、自由進出,這有利吸引和留住資本,但香港決不能成為“洗錢中心”,不能為了一時之利,而自損“金漆招牌”。香港是“自由港”,更是法治社會,香港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發揮“自由港”優勢,否則這樣的優勢也不會長久。

總體來看,香港的金融監管體系是管用的,也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石。如今國家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香港應獻計出力,助力國家完善金融監管體系。

金融強,則經濟強。習主席闡述金融強國的“6個強大”的定位,令香港各界對國家發展充滿信心。習主席關於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的新觀點、新闡述,蘊含着香港發展的歷史機遇。

行政長官李家超本月12日在深圳前海東亞銀行大廈開幕典禮上發表視頻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重視鞏固和發揮香港金融服務的優勢,在傳統的證券、銀行、保險、資產管理業,以及新興的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等,香港的國際化市場、產品和人才,都可為大灣區金融開放創新作出積極貢獻,為國家高水平開放貢獻港商力量。”李家超的這一表述體現了香港的責任擔當。相信香港必能抓住金融強國建設的機遇,乘勢而上,不負國家,不負時代!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孟宜君】

視頻

更 多
【你不知道的香港】特別的非遺文化——一份送給逝者的禮物
中老鐵路還能這樣運輸!55台“貴州造”新能源客車“坐火車”出境到萬象
中國車企搶佔東南亞新能源車市場
智能手機都落伍!這款港產眼鏡功能強大超出想像
【通講壇】投票日在即,此次美國大選為何不打“中國牌”?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 已進入預定軌道
香港搭的士不需要現金了?“刷卡、掃碼打的”時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