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與拔萃女書院共建人工智能游泳科技實驗室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6月11日電(呂紀星)香港理工大學與拔萃女書院7日公開雙方合作,共建“香港理工大學—拔萃女書院人工智能游泳科技實驗室”,女拔提供校內符合國際賽事標准的游泳設施,供理大研究人員裝設相關器材採集數據,並讓學生游泳運動員參與研究。 香港理工大學供圖 理大副校長趙汝恒表示,港產飛魚近年揚威國際,在訓練中有效融合科技應用,有助發揮運動員的潛能,助他們爭取佳績。理大致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相信同學亦可通過參與科研工作,培養她們對創新科技和數理工程知識的興趣。 女拔校長劉靳麗娟亦表示,這次理大科研團隊將人工智能和生物力學的研究成果,與女拔的游泳運動員一起進行實踐驗證,令大家全面提升對運動科學的實際應用能力和運用人工智能的難解技巧,更讓同學們在創新科技的廣闊天地更好裝備自己。 此為理大體育科技研究院核心成員兼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蘇俊龍帶領的團隊,以科技結合生物力學,利用先進的可穿戴式傳感器及水下拍攝系統,通過捕捉及分析游泳運動員的起跳動作及遊泳姿勢,輔助教練設計合適的訓練方法。 香港理工大學供圖 目前,團隊正協助女拔學生泳隊應用有關方法提升訓練成效。“通過一些傳感器使我們更輕易知道自己泳姿的弱點,方便我們與教練商量如何改善。一系列的訓練也有利於提升反應時間,起跳時間也多了不少。”女拔游泳隊隊長中五學生丘琦說。 同為中五學生的女拔資訊科技協會主席歐卓怡表示,這個項目為學校對科技有興趣的同學提供了更高階的學習機會,不僅學會用已有科技為游泳隊成員提升成績,更能參與開發新的人工智能系統,去分析泳隊成員的數據,建立不同人工智能模型。 研究過程中,團隊邀請了約30名來自理工及本地體育組織的學生運動員參與為期八星期,針對腰腹肌肉穩定性的肌肉訓練,結果發現參與運動員遊泳時產生的游泳推進力平均提升約10%。就以50米自由泳為例,速度加快了0.02至0.03米/秒。 香港理工大學供圖 據悉,團隊還將與理大電子計算學系合作,結合視頻運動分析等,利用收集的數據來開發嶄新的人工智能模型,進一步提高系統的準確性。(完) 【編輯:陳偉根】
|
視頻更 多
一塊錢竟也能買到日用品?記者深入香港“淘多多”尋其“生存秘訣”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
詩仙翩然而至 舞劇《李白》震撼香港觀眾
8000位跑手港珠澳大橋跑馬拉松 郭晶晶江旻憓驚喜現身!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