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看點頗多!中國25省份公佈去年GDP

分享到:
2024-01-24 08:3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月24日電 伴隨著2024年地方“兩會”相繼召開,中國各省份也陸續披露了2023年的主要經濟數據和2024年的經濟發展目標。

截至發稿,已有25個省份公佈了其2023年GDP具體數據,其中20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了2024年的增速目標。

資料圖為市民在廣州塔前合影留念。 香港中通社圖片

目前,在中國經濟126萬億經濟版圖中,經濟大省亮點紛呈,“前四把交椅”依然由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穩坐。其中,廣東GDP首次邁上13萬億台階,江蘇也以5.8%的增速逼近13萬億,而山東和浙江也取得了6%增速的佳績,分別邁上9萬億和8萬億的台階。此外,25個省份中有15個省份GDP增速跑贏全國5.2%的水平。

而作為新時代“排頭兵”“先行者”、長三角龍頭上海,也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去年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9%。

經濟大省繼續挑大樑:廣東邁上13萬億,江蘇“萬億俱樂部”城市升至5個

綜合各地報道,1月23日共有10個省區市公佈了2023年GDP數據,包括廣東、江蘇、浙江、福建、上海、安徽、山西、貴州、寧夏、青海。

按照增速看,在新公佈10個省份中有5個省份增速超過全國全國平均增速(5.2%):江蘇(5.8%)、浙江(6.0%)、安徽(5.8%)、寧夏(6.6%)、青海(5.3%)。

剩餘5個省份中,廣東經濟增速為4.8%,上海5.0%,福建4.5%、山西5.0%、貴州4.9%。

25個省份2023年GDP情況(其中西藏數據為預估情況)

長期以來珠三角和長三角就是中國經濟活力最強的兩個地區,2023年廣東和江蘇兩省持續穩定增長,創造新紀錄。

廣東GDP於2023年首次突破13萬億大關,這也是其GDP連續35年全國第一。分產業看,2023年廣東第一產業增加值5540.70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54437.26億元,增長4.8%;第三產業75695.21億元,增長4.7%。

廣東在消費、工業等方面表現十分亮眼。消費方面,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7萬億元、增長5.8%,深圳成為廣東第二個萬億元消費城市。

工業方面,廣東省工業投資連續3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2.7%,佛山成為廣東第二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

受到工業和研發需求的拉動,廣東省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2萬億元。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達65%。科技信貸餘額超2.3萬億元、規模居全國首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達2307億元、同比翻了一番。

作為中國外貿大省,近幾年來,廣東省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一直保持在60%以上。2023年,廣東持續保持對外貿的高度依賴。

2023年,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再創歷史新高,達8.3萬億元,佔全國的19.9%,繼續穩居全國外貿第一大省。其中,出口5.4萬億元,增長2.5%;進口2.9萬億元,下降3.6%。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突破8000億元、佔全國超1/3。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出口分別增長229%、15.9%、22.6%。2023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達成項目859個、總金額2.24萬億元。

外貿成就了廣東的輝煌,但是受限於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和世界經濟需求變緩,廣東省經濟發展正在進一步承壓。2023年,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只同比增長0.3%。

廣東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城市東莞在2022年外貿依存度高達124.3%。作為省內外貿規模第二大城市,它直到10月才扭轉了之前三個季度同比下滑的態勢,同比迎來正增長。隨後在12月份進出口1164.6億元,同比增長11.5%,增速達年內峰值。

為了應對相關結構性變化,廣東省政府正在推進省內企業轉型升級。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工作報告透露,廣東2023年技改投資增幅創6年新高。2024年,廣東將新推動92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遴選一批“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新培育超250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新推動5500家以上企業“小升規”。隨著未來相關改革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廣東省內企業國際國內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廣東省經濟發展將迎來新一輪成長期。

同樣正在加速轉型升級的還有長三角地區。

2023年,江蘇以12.82萬億元的經濟規模穩坐“第二把交椅”。同時,以常州加入“萬億俱樂部”為標誌,江蘇省內GDP破萬億的市已達到5個(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常州)。

資料圖:常州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 中新網記者 唐娟 攝

近年來,江蘇省在保持實際使用外資規模第一的同時,將經濟發展繼續押寶產業升級,加快建設現代化製造業體系。

根據政府數據,2023年江蘇省製造業增加值達到4.66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6.3%,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達91.9,居全國第一。

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到41.3%和49.9%,13個設區市全部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百強市。

此外,江蘇省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強度3.2%左右,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1.5件、連續8年保持全國省區第一。科技型中小企業9.4萬家,新獲評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95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1萬家,人才總量超1560萬人。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別達110家、43家,保持全國第一。

浙江固投、外貿均“遙遙領先”,上海戰略新興產業佔工業總產值43.9%

浙江,作為共同富裕示範區,也正在快速從後疫情時代恢復,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貿都非常亮眼。

分產業看,2023年浙江省的第一產業增加值2332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33953億元,增長5.0%;第三產業46268億元,增長6.7%。

消費方面,2023年,浙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55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8%,增速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2023年,浙江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6.1%,比全國高出3.1個百分點。其中,項目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分別增長8.9%和2.0%,分別拉動全部投資增長5.3和0.8個百分點。相較於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6%,浙江2%的正增長在全國各省份中尤為亮眼。

同時,省內重點產業投資快速增長,製造業投資增長14.1%,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8個百分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36.9%和21.1%,增速均高於全部投資。

外貿方面,2023年貨物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達到4.90、3.57和1.33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6%、3.9%和6.7%,規模分別居全國第3、第2和第5位。其中“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出口1402億元,增長11.0%。

資料圖:浙江民營新能源車企產銷旺。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上海作為“排頭兵”“先行者”、長三角龍頭,其經濟發展受到世界關注。

2023年上海市在經歷疫情恢復後,年度生產總值達到4.72萬億元,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3%,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4.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5萬元、增長6.6%,超過GDP增長。政府降本幅度超過10%。消費方面,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6%,遠高於全國的7.2%。

在整個2023年中,上海市積極推進產業升級,使得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9%,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6萬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4%左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50.2件。

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大以及整體需求下降的背景下,上海作為一個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城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但是上海港依舊表現亮眼,全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915.8萬標準箱、連續14年排名世界第一。同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開放度進一步提升,持牌金融機構新增47家、總數達到1771家,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啟動運行,“互換通”正式落地。

2022年全國各省區市外貿依存度,上海達94%(圖片來源: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

對於未來發展,上海市政府有著清晰的規劃。早在2023年6月15日,上海市政府發佈《上海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為未來三年上海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任務書和路線圖。

計劃中提到,到2025年,上海“2+(3+6)+(4+5)”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夯實,工業增加值超過1.3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5%以上,工業投資年均增長5%,製造業支撐全市經濟發展的功能地位顯著增強。

“2+(3+6)+(4+5)”現代產業體系中,“2”是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綠色低碳兩大轉型,“3+6”是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和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4+5”是搶先佈局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四大新賽道產業和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五大未來產業方向。

2024年,上海將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的達到1.6萬億元的基礎上,全力落實上述三產業的“上海方案”。同時,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民用航空、空間信息等高端產業集群,加快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率先開展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並實施“智能機器人+”行動。

寧夏增長6.6%位列全國第5,福建、貴州、山西增速低於預期

寧夏領銜了此輪發佈的10省份經濟增速,增速達到6.6%,基本完成2023年初設定的目標(6.5%)。

根據寧夏政府公佈信息顯示,2023年寧夏經濟增速在全國排名中位居第五,寧夏的人均GDP也首次突破7萬元大關,達到7.3萬元,創下了歷史最好成績。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7%、8.5%、4.7%,其中一產、二產及工業增速均居全國第二,為歷史最高水平。

寧夏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此前披露消息顯示,2023年全年,寧夏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10年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高於全國7.8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寧夏工業在2023年實現工業投資增長15.5%;規上工業研發投入增長15.4%;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工業增長對寧夏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4%以上,成為寧夏經濟在2023年錶現亮眼的最大功臣。

此輪公佈的經濟數據中,福建、貴州、山西三省增速明顯低於年初預期,其中福建(4.5%)低於預期約1.5%,貴州(4.9%)低於預期1.1%,山西(5.0%)低於預期1%。

福建作為中國東南沿海大省,在全國經濟排名中屬於中上遊。近年來,福建的一二三產結構比例由2011年的8.3:52.0:39.7調整至2022年的5.8:47.2:47.0,其中2020年第三產業產值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但第二產業仍是福建省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

但根據福建省統計局公佈的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相關數據,福建第二產業發展在2023年增長出現了乏力。根據相關數據,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6%,增幅較1-10月提高0.5個百分點。分上下遊產業看,中遊裝備製造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6%,增幅較1-10月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電氣機械與器材製造業營收增長16.8%、汽車製造業營收增長14.1%;上遊原材料製造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2%,增幅較1-10月提高0.9個百分點。

同時,福建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根據福建省統計局數據,1-11月,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2.7%。其中,住宅投資下降14.3%,佔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2.7%。

資料圖為福建省泉州一帶的住宅。香港中通社圖片

貴州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相對比較貧困的省份,正在經歷一個比較痛苦的轉型期。

根據貴州省統計局發佈的數據2023年,貴州第一產業增加值2894.2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7311.44億元,增長4.4%;第三產業增加值10707.53億元,增長5.5%。

長期以來,貴州增長有賴於投資牽引,根據長城證券發佈的《宏觀經濟研究:貴州經濟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2018年,貴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平均增加25.6%,遠高於同期全國平均的15.04%。從比重來看,貴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佔GDP的比重從2010年的67.5%上昇至2017年的114.5%。(因為固定資產投資既產生當期GDP增量,也產生未來的GDP增量,所以固定資產投資可能在部分年份大於當年 GDP)。2021年起,貴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轉負,為-3.1%,2022 年為-5.1%。

根據貴州省統計局數據,2023年前11月,貴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仍下降3.7%。近三年,貴州投資增速下降。

上述報告還顯示,2022年,貴州省房地產開發投資深度負增。2014年-2018年,貴州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基本穩定在2200億元,2019年同比增長27.3%至2991億元,2020年達到3419億元的頂峰。2021年貴州房地產開發投資開始負增長,2022年同比下降28.9%,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最新數據顯示,貴州省去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19.8%。這些數據表明,貴州省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調整壓力相對較大。

但是值得註意的是,貴州不僅在打造國際旅遊中心,還在順應國內產業升級需求,正在試圖著力提高先進工業發展。

2023年,貴州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9%。全省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1.9%,其中,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59.3%,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32.3%。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1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營業收入利潤率12.0%,比年初提高4.4個百分點。

山西此輪增速不及預期,與其工業結構有較大關係。作為能源保供大省的山西,以煤炭為主導的第二產業在全省GDP中佔據較多位置。

根據根據長城證券發佈的《宏觀經濟研究:山西經濟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2 年山西省三次產業結構為5.2:54.0:40.8,與全國三次產業比重的7.3:39.9:52.8相比,二產佔比明顯高於三產。而其中第二產業又高度依賴煤炭行業。

根據該報告,山西省在經歷“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煤炭行業優勝劣汰後,2020年以來重回全國產煤第一大省。2022年山西原煤產量佔全國總產量比重上昇至29.1%。

而在2023年,煤炭價格經歷了一輪下行,這對於以煤炭為支柱產業的山西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煤價在2023年整體承壓 圖片來源:開源證券

此外根據山西省統計局數據,去年1到11月,山西主要工業品中,焦炭、水泥、粗鋼、氧化鋁、石墨及碳素製品、化學藥品、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都出現了產量下降,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下降49%。原煤產量上漲了3.8%,所有主要產品中只有光伏電池出現了兩位數增長,增幅達到20.5%。

對於山西來說,未來如何破解經濟對於傳統第二產業依賴過大的問題,找到全新增長點是其經濟發展的核心矛盾。

對於2024年,山西政府報告中提出,圍繞產業轉型、能源革命等做好重點項目建設,包括在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領域實施一批省級標桿項目,推動華為礦山軍團全球總部等重大項目投產達效;另外壯大新興產業方麵包括發展低空經濟,發展壯大山西數據流量穀等等。(完)

【編輯:丘志彬】

視頻

更 多
“廣西三月三”走進香港 近距離體驗壯族姑娘的風情萬種
北京車展看點多!天天擠滿 全球車企大佬齊現身!
穿越千年的凝望 與香港記者一起走進“龍門石窟”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
印度大選|如果贏家是莫迪,中印關係會如何?
【通講壇】菲律賓“拒和”搞軍演 膽氣從哪來?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