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從跑圈的兩場賽事看香港盛事經濟

分享到:
2024-01-23 21:50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月23日電 題:從跑圈的兩場賽事看香港盛事經濟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香港特首李家超近日提出將推動盛事經濟的發展,他23日表示將在25日的立法會答問大會上向議員諮詢並作交流。香港素來有盛事之都的美譽,在疫情後全球經濟欠缺動力的現狀下,辦盛事搶旅客,成為助推經濟的高效途徑。

香港中通社圖片


  李家超23日在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盛事經濟是指會議經濟、大型賽事、大型表演、大型活動等,這些都會帶動旅遊,更會帶動餐飲、零售等經濟收益。他希望與議員探討的不止是旅遊,是更高層次、更廣闊的盛事經濟推展,通過舉辦盛事發揮磁石效應、乘數效應。

  疫後官方做了很多宣傳吸引遊客,包括“你好,香港!”全球宣傳活動、夜經濟、日夜都繽紛等。然而,一些並未過多宣傳的活動,反而自發吸引有實力的消費群體。

  就在上個周末,香港舉辦了兩場跑圈知名賽事,分別是香港百公里越野賽、渣打馬拉松,前者有3000多名參賽者,後者吸引7萬跑手。不僅有來自非洲的精英運動員,更有全球各地訪客,自掏腰包付出數百上千元港幣報名費,並留宿消費。

  據筆者觀察,這兩項賽事宣傳不算太高調;特別是越野賽更未入主流媒體版面,但獨特的賽道風光,卻是圈內的朝聖之旅。兩場盛事為香港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

  以香港馬拉松來算一筆賬,7萬人報名,費用介乎420元至600元。報名費收入就達到數千萬,即便發出400多份萬元獎金,收益也不差。清晨開跑的馬拉松,外來選手必須提前一晚住在香港,更是發揮了盛事的磁吸效應。

  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數據,2023年訪港旅客約為3400萬人次。按旅客種類分析,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的旅客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約七成,是復甦最快的客群,領先休閒旅遊客群。整體訪港旅客中,過夜旅客佔一半。

  很顯然,過夜群體仍停留在有剛需的商務客,休閒遊客的消費力未恢復至疫前。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讓全球的人員往來停滯了一段時間,疫後全球各地訪客仍不如預期。這並非香港獨有,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同樣面臨訪客不如疫前的情況。

  他強調,即便旅遊業對香港GDP的貢獻並不大,在2018年時也僅佔約5%,但在經濟不好時,這是帶動基層就業、增加服務業需求較為高效直接的方式。“1998年金融風暴時,全球都在搶遊客。”

  實際上,疫情期間新加坡就在想辦法搶客,辦F1賽事成功將銀行交易員都吸引去住五星級酒店。疫後的中國內地城市更“卷”,從山東淄博燒烤到哈爾濱冰雪世界,拼了命搶熱搜。

  李家超提出香港要推展盛事經濟,其重點是業界如何團結在一起碰撞思維,盛事還需要全城齊辦,相互借鑒。(完)

【編輯:陈卓仪】

視頻

更 多
60秒精華回顧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
印度大選|如果贏家是莫迪,中印關係會如何?
【通講壇】菲律賓“拒和”搞軍演 膽氣從哪來?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銀髮婚禮|讓我為你再披上婚紗
4月22日齊“走塑"!你準備好了嗎?
三十五載時光之旅:與戴安娜王妃再度邂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