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頭條

港澳

大灣區

台灣

內地

國際

財經

視頻

圖集

電訊

評論

通說

政府發佈

社團

藝苑

旅遊

美食

【中通論壇】特朗普中東“撈金”之旅 為何能簽下6000億大單?

2025-05-14 21:09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香港中通社5月1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美國總統特朗普訪中東期間,與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13日簽署總額超6000億美元一攬子協議及投資承諾,成為兩國經濟合作史上最大一筆交易。特朗普為何急於撈金?又為何能簽下大單?

美國總統特朗普。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特朗普13日至16日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國,在首站沙特收獲“大單”。據白宮對協議細節的披露,沙特承諾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涵蓋能源、國防、採礦等領域,包括總值142億美元的燃氣渦輪發動機和能源解決方案、48億美元的波音客機,及沙特企業投資200億美元用於美國AI數據中心、能源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美沙簽署的訂單還包括一項“史上最大軍售協議”,價值近1420億美元,十餘家美國防務企業將向沙特提供先進武器和服務。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李偉建14日向香港中通社分析,美沙傳統上就保有關係,當前美國對沙特又拉又打,沙特給美國一點好處,在中美之間展現平衡,不至於招來特朗普的破壞性打壓,此前沙特已有計劃簽單。且海灣國家確實需要技術,實現其能源轉型多元化。惟美沙投資協議多為長期戰略,若特朗普不能連任,美國政府換屆,協議後續實施存在變數。

對於軍火大單,李偉建分析,沙特最早是美國的中東盟友,多方面須依靠美國。近年則由於中東地區緊張,特別是經歷“阿拉伯之春”社會動蕩後,沙特存在嚴重不安全感,擔憂美國在背後推波助瀾,因此透過大量購買美國武器,換取“保護”。先進武器對沙特實際用處不大。

不過,李偉建續指,世界經濟尚在復甦,新能源產品崛起,對石油等傳統能源需求下降,沙特國庫盈餘急劇下降,已有危機感。薩勒曼王儲掌權後重點發展國內建設,希望與周邊國家保持良好關係,與中國等國發展實質合作,該趨勢不會因特朗普到訪、美沙簽訂軍售而逆轉。

與2017年一樣,特朗普第二任期外訪首站仍選擇中東。除了隨行官員,同行的還包括億萬富翁馬斯克、OpenAl創始人奧爾特曼、英偉達CEO黃仁勳等陣容龐大的美企代表團。

“特朗普上台以來,對全球加關稅,試圖解決巴以、俄烏衝突,但至今一事無成,若不再獲取投資,緩和美國國內不滿,明年中期選舉將面臨很大壓力。”李偉建指出,特朗普此訪目的,一是獲取海灣國家大額投資,二是當前大國博弈進入關鍵階段,特朗普發起關稅戰已得罪歐洲,急需拉住沙特等國,與中國博弈。此訪的三個海灣國家發展較快,有高科技需求,美國急於建立合作聯繫,讓美企涉入,是為防止中國與之擴大合作。特朗普在中東仍會維持戰略收縮態勢。(完)

【編輯:王瑤】

相關新聞

傅崐萁宣布不參選國民黨主席
09-18
香港北都區未來將重點引入產業和重大項目
09-18
電影《731》在香港首映 多部抗戰主題片售票火熱
09-18
觀察:香港以AI發展策略撬動產業轉型
09-18
首頁
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