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7月10日電 繼《念香港人的舊》、《感情・感悟・感覺》,香港人出版(WE Press)再度為廣大讀者帶來香港攝影大師何藩(1931-2016)更多珍藏作品—《街頭攝影叢談》(Thoughts on Street Photography)。
連續八年躋身“世界攝影十傑”的何藩說:“攝影是一種大眾藝術”。隨着數碼相機普及,打卡文化蔚然成風,但如可才能拍出一幀好照片?
何藩解答說:“真正的好相片不在相機,而是在你本身,是在你的眼,在你的腦,在你的心,不是在於冷冰冰的機器。”何藩家人也在前言中說:“除了技巧運用,最重要是要感動人心、得到共鳴,要達到這目標則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傳授秘笈,提升拍攝及欣賞水平
《街頭攝影叢談》是何藩於1959年的著作,收錄16篇他對街頭攝影藝術的理論與實踐的文章。最珍貴之處在於揭開對64幀照片由靈感到構圖的秘訣,尤其包括在1959年前已經於國際沙龍獲獎四十餘次的《陰影》,以及同樣在國際沙龍獲獎多次的名作如《日暮途遠》、《街景》及《背道》等攝製的故事及技巧,等於向讀者傳授秘笈,提升大眾拍攝及欣賞水平。
此書在當年《海光半月刊》(Hai Kwang Fortnightly)中圖文並茂連載後加上何藩的自序,合編成冊,旨在推廣攝影藝術。但此書已經失傳大半世紀。為了重新刊印一共64幀照片,何藩家人花七年時間在浩如煙海的底片中,齊集自1959年書絕版後便絕跡的23幀圖像,即使翻箱倒篋仍有2幀照片找不到,最後用較低像素刊印。這些失傳照片經掃描及還原、運用現代設計及印刷,把書再版,附上由家人撰寫的前言,以及何藩親筆寫的小自傳。
全書64幀照片,近半國際獲獎
全書共有64幀插圖,其中9幀於1959年出版前已獲國際獎項。經資料整理與作者後續名單對比,得獎作品實際增至31幀。22幀照片是在該書當年出版後才獲獎,可見何藩選擇相片作實例闡述,有其敏銳觸覺。相關攝影得獎名單,隨書刊出。
溫暖的人情味,引發同情心及關懷
何藩公開攝影心得,把街頭攝影分為“寫實”和“非寫實”。從構圖、光影,到“第二次決定時刻”的暗房剪裁技巧。他希望從照片中流露溫暖的人情味,令觀者對小巿民有更多了解,引發人與人之間的更多同情心及關懷。
何藩說:“攝影是光的藝術,光要合我心意,不談對錯,便要等光。”他愛捕捉黃昏時被太陽拉出細長斜影的巷道和巿場、煙霧中若隱若現的勞動者身影,結合光線來營造戲劇性氛圍。他展現的不僅是技術,更有對香港草根市民的深情凝視。
從苦力、街販到嬉戲的孩童,完整呈現他如何將街頭瞬間昇華為詩意傑作。還有昔日香港的純樸與老百姓的堅韌。這是一本不容錯過的珍藏之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