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通社8月7日電(記者 王豐鈴)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俄制裁的“最後通牒”8月8日到期前夕出現轉機。特朗普6日宣布,或很快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特普會”的籌備工作隨後得到俄方確認。美方是否仍對俄實施進一步制裁?

資料圖為美俄兩國國旗(圖源:央視)
據美媒報道,特朗普計劃最早下周親自與普京會談,之後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在6日與歐洲盟友的電話中,特朗普詳細介紹了該計劃,澤連斯基發文稱也參與了通話。
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7日確認,俄美正一起籌備兩國元首會晤的具體事宜。具體地點將於晚些時候宣布,時間也未確定。此外,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向俄方提及了美俄烏三方領導人會晤,俄方對此不予評價。
稍早前,普京與威特科夫會談持續3小時。俄美雙方對會談結果的評價并不一致,俄方形容為“非常有益且富有建設性”,特朗普稱“富有成果”,但隨後又改口稱“難說是一次突破”。
特朗普政府近期警告,俄方必須在8月8日前結束俄烏衝突,否則將面臨美方新制裁,包括對購買俄石油的國家實施更嚴厲的二級制裁。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歐亞所研究員田德文7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表示,特朗普新一輪制裁主要為延伸制裁,涉及中國、印度等國,若堅持施加,必然引發新一輪國際範圍的關稅戰,不利於特朗普執政績效。特朗普當前做出與俄烏要接觸的姿態,後續可能以會談在即為由,淡化對俄制裁。
田德文指出,特朗普一路施加壓力,俄烏雙方的立場至今沒有絲毫變化。俄方軍事行動目標仍是佔領烏東四州、烏克蘭中立并去軍事化,烏克蘭仍不會在領土問題上妥協。即使美俄烏三方會晤成行,也只不過是一次標志性事件和象征性行動,對推動停火無法起到直接影響。
明知協調無果,特朗普為何仍願在俄烏問題上傾注精力?田德文分析,特朗普已從中嘗到甜頭,對俄施壓,可以在其他問題上,給美國在全球競爭中增加施壓砝碼,如對中國和印度。且特朗普的個性不會承認失敗,美國國內政治也不允許。
田德文認為,停火并非完全不可能實現。只是若停火意味著烏克蘭在短期內獲得更多援助武器,準備好發動下一輪更大規模反擊,俄羅斯必然不同意。“停火是非常含糊的說法,俄烏當前接觸基本停留在交換戰俘等方面,真正關鍵在於前線停火,還未進入話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