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實現非接觸心臟活動監測技術突破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2月8日電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彥教授團隊在非接觸心臟活動感知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據《光明日報》報道,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並利用心臟機械活動諧波中的“拍頻效應”這一重要物理現象,成功克服了遠場條件下由呼吸運動引起的大數量級干擾。在無須任何模型訓練的情況下,他們利用毫米波雷達技術實現了高精度的非接觸人體心臟活動監測。這項研究成果標誌著非接觸心臟監測技術邁入新階段,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預防與長期監測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圖源:央視網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每年約有1790萬人因此喪生。在中國,隨著老齡化加速,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致死率均居世界前列。研究表明,許多早發心血管疾病可以通過及時診斷和治療有效預防。長期連續的心臟活動監測對疾病的發現至關重要。 然而,現有心臟監測技術多為接觸式測量,例如傳統的心電圖設備需要在體表貼附多個電極,可穿戴設備則常基於光電容積描記法,這些方法由於舒適性不足、對使用環境敏感等原因,難以實現長期連續的心臟活動監測,從而可能錯過心血管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最佳時期。 近年來,毫米波雷達技術被應用於心臟活動監測,展現出非接觸、便捷和高精度的潛力,但是技術發展仍面臨“呼吸譜洩漏”這一重大挑戰。對此,研究團隊通過系統性分析,發現了兩個重要的物理現象,從而成功破解這一難題。 這一研究突破為毫米波雷達在心臟活動監測領域的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在使用過程中,被測者不需要佩戴電極,也不需要去除衣物,以無感的方式完成長期持續心臟活動監測,展現出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完) 【編輯:念方野】
|
視頻更 多
買年花“發、發、發” 香港花商:年三十前定能全賣光!
中美兩大AI科學家齊預測:2025人工智能走向何處?
2025蛇年十二生肖運程如何?四句箴言助你了解吉凶
生病後不想在醫院排長隊?這項新業務終於來港!
啟德體育園舉辦慈善演唱會測試效果 觀眾超滿意:原來香港可以有這樣好的舞台效果!
【通講壇】尹錫悅被捕,他將面對什麼?
直擊2025年春運首日的香港高鐵站:內地生排隊近一小時購回鄉車票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