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美高層對話會有“成果”嗎?北大王勇專訪實錄

分享到:
2021-03-20 16:1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2021年3月18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殷田靜子的最新專訪,全文如下內容有調整。

  對話前拜登政府對華如此“強硬”如何解釋?

  台灣問題仍然是中美對話的核心議題

  記者:在中美對話前夕,拜登政府為何要鋪墊如此多對華態度“異常強硬”的內容?他想向中國傳遞什麽訊息?

  王勇教授:拜登政府在對話前的這一系列操縱確確實實讓人感到有點奇怪。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解讀:

  第一個原因還是美國感受到了中國的發展壯大給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優勢地位所帶來的挑戰,中美之間力量差距在大大地縮小,對此美國感到非常不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特別是在中國周邊地區,美國採取更強硬的政策,包括軍事手段也沒有勝算。

資料圖

  第二個原因,美方有更深層的恐懼,怕喪失了在亞太地區的地位,尤其是特別擔心中國方面可能加快國家統一的進程並採取實際的行動。美國在對話前鋪墊這麽多,其核心應該還是台灣問題,擔心中國在短期之內在台灣問題上動手。台灣問題如果通過非和平的手段解決,對整個亞太地區格局有一個非常大的改變,美國的地區霸主地位就很難保住。他們認為,如果中國方面冒險用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將改變整個國際格局,中美之間將面臨戰或和的選擇。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且美國軍事幹預完全沒有勝算,而且代價極為高昂。我認為,本次對話台灣問題仍將是一個核心問題。

  第三個原因,國內政治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美國國內,特別是國會共和黨、共和黨右派對民主黨政府的壓力很大。特朗普執政四年拼命炒作中國議題,大大惡化了美國國內有關中美關係的輿論氛圍,對中美關係與拜登對華政策很不利。拜登上台以後,國會內外共和黨右派牽制很多,他們把任何與中國的接觸,特別是對話這種安排,視為拜登政府對中國的“軟弱”。明年是美國的中期選舉年,加之民主黨政府有很多的國內議程需要國會通過,例如出台規模巨大的經濟恢復與發展計劃等,需要投入政治資源。

中美實力差距縮小競爭加劇

  綜合上述種種原因,拜登政府對中國採取這樣的非常強硬的布局和表態,特別是借此機會希望中方能夠在台灣問題上做出明確的表態,在其他方面也有所期望。這是對話主要是相互摸底,尤其是在台灣問題等關鍵問題上相互摸底。

  穩定關係是最低期待

  美方可能希望中方做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表態

  記者:很多外媒都認為,拜登政府基本上保持了特朗普政府對華的咄咄逼人的政策,在這場對話中,拜登政府會以更加強硬的立場與中國進行對話,包括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在《華盛頓郵報》刊文稱,布林肯和沙利文必須要在這一場對話中明確向中國傳遞出一個信號:現在不是奧巴馬時代,如果中國不做出改變,那麽中國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一次中美會晤能達成什麽效果,有什麽值得期待的?

  王勇教授:盡管中美競爭十分激烈,中美關係未來將變得十分艱難,但是中美雙方對這次對話應該說還會有所期待,我稱之為“最低期待”,即至少是中美關係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有一定的可預見性,有一定的機制來進行溝通管控危機。我想這也應該是中美兩國領導人的共識,即穩定關係,減少誤判,在可以合作的問題展開合作,恢復某種程度的信任。雙方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期待,而且這種期待符合雙方的利益。

資料圖:祖國統一大勢所趨

  在對華如此多強硬操作的情況下,美方還是希望中方能做出一些更明確的表態,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美國方面要通過聯合亞太地區的盟友、印太地區的朋友、歐洲的一些盟友,向中國傳遞這樣一種聲音,即在台灣問題上中方要保證和平解決。對中國來說,也是應該有這樣一個需求,即需要穩定和美國的關係,需要和美國展開合作。

資料圖:中國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

  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不一樣,一方面我們看到兩者之間在對華強硬政策方面存在連續性,但是拜登本人和外交團隊對中國是了解的,同時其對華政策也更多反映民主黨執政的一些理念。更重要的,拜登政府的選民基礎不同於特朗普政府,美國的華爾街和美國的大企業要求和中國保持合作的呼聲,他們是願意聽進去的。所以,我認為這次對話在滿足所謂的“最低預期”即穩定關係方面應該會有一些表述。

  記者:也就是說中美將打開了一個對話的通道,不像特朗普政府那樣完全是封閉性的,可能增進彼此的了解,尤其在敏感的台灣問題上相互了解對方的一個底。

  王勇教授:在台灣問題上,我想中美雙方之間尤其是現在高度不信任。中國方面擔心美國進一步幹預中國的內政,扶持蔡英文政府朝著“台獨”的方向加快發展,造成中國內外的困境。美國方面則擔心,我之所以扶持台灣,打“台灣牌”,是因為你確確實實是威脅到台灣的地位。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中美雙方之間要充分溝通,把一些話講清楚,中國方面在主權方面“劃紅線”是沒有問題的,考慮到國內外綜合形勢,我想中方在台灣統一議程方面會更“從容”一些。中美雙方的最佳利益平衡點是在中國和平統一方面達成協議,客觀上來說符合中美雙方的利益。在台灣問題上,拜登的政策更有可能回到奧巴馬民主黨政府時期的立場:鼓勵兩岸對話和交流,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美國方面在某種程度上回到一種實際上的對話促進人甚至是擔保人的角色。

漫畫:美國打台灣牌 軍售牌

  對話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

  結果取決於相互“摸底”、“交底”的情況

  記者:中方透露,這一次談話沒有過高的期待。一些觀點也認為,這次會晤其實不會解決任何重大的問題,也不會重啟中美關係,但為日後的中美之間溝通開啟了一個起點。您覺得是這樣嗎?

  王勇教授:我覺得這次對話也考慮到目前這樣一個形勢,關鍵看雙方對話相互的摸底情況怎麽樣、溝通得怎麽樣,這很重要。結果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如果能夠溝通得好,談得好,相互交底,應該後續的機制方面的安排,甚至有關最高領導人的會見,都會有積極的說法。如果談崩了,那就很麻煩,雙方的持續緊張、對抗也會持續下去,這一塊我覺得還是有不確定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漫畫:中美對局

  中美領導人盡早線上見面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記者:美媒透露,此次中美“2+2”會談,中方將主動提出多項訴求,擬促成習、拜4月份會晤。這可能嗎?

  王勇教授:美國方面的放風,沒有看到相關的報道。消息來源是哪裏?也可能中國方面交流的時候有訴求,也可能是美國方面某些人編造出來的。從目前情況看,疫情沒有過去,拜登政府剛上台,中美需要合作穩定關係。中國方面有訴求,希望合作,希望領導人能夠盡快見面,應該說也是合理的,中國方面可以把訴求都提出來談。從過往的經驗看,兩國領導人盡早見面,應該說是有好處的,這次最高外交官的對話,對於是否能夠促成領導人的會見是很關鍵的一步。對話促成領導人見面的可能性也是不能排除。我想,拜登本人也可能有這樣的要求,希望能夠比較早的跟中國方面的會見,現在就是談條件了,相互摸底、談條件,所以說這兩天的對話確實是非常關鍵的,將影響日後中美關係發展的方向,對於領導人交流的形式與安排都是非常關鍵的。

  記者:4月22號就是地球日的全球領導人,這個線上氣候峰會,他們得到的消息,是中國官員打算提議利用這個機會,安排兩國領導人會談。

  王勇教授:中美領導人線上會見我覺得有可能。對對話的結果,拜登本人的態度也很重要,拜登畢竟非常了解中國,多次訪問中國,而且兩國領導人之間也還是有私交的,應該說不盡彼此認識,還有一定的信任。對拜登本人來說,他也是希望能夠比較早的跟中國領導人見面,各種形式的見面,這樣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外交的成就。拜登本人非常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把它上升為國家安全的問題,他也十分重視中美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合作。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美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有良好的合作,推動國際氣候變化談判打破僵局達成協議,這是了不起的中美合作成就。中美兩個大國的關係穩定了,中美在一些問題上就會有更多的合作空間,會有更多的確定性,這種局面對美國也是有好處的,對他本人也是有好處的。所以說,中美領導人線上會見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這次對話可能會有相關的內容。

  外交的本質就是以實力為基礎的一種妥協折中非理性因素會對外交產生影響記者:總的來說,這一次對話對日後的中美關係方向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還是要觀望一下內容,但還是會有所期待的。

資料圖:中美棋局

  外交是以實力為後盾的妥協折中

  王勇教授:對的。應該說是有期待。首先,中美當前的分量都非常重,實力比較接近,影響對方的發展,影響彼此的國際影響力。很明顯雙方達成一定程度的諒解,穩定雙邊關係並展開一定程度的合作對雙方都有利。另外,剛才講到一些特殊的因素,包括領導人個人的因素,這一塊應該說還是有存在的希望的,中美還是有很多的共同利益,如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穩定地區局勢、朝鮮半島、經貿等問題上;本地區相關國家也有這樣一個期盼,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希望兩國關係能夠穩定;國際社會也有期盼,中美能夠穩定關係,在全球議題上開展合作等。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會晤應該說會傳出一定的積極的消息,至少是朝著穩定關係的方向發展,中美雙方願意合作,同時也有決心有意願解決彼此關注的問題。外交的本質就是以實力為基礎的一種妥協折中。當然,這是一種理性的分析,但也要看到非理性因素也會對外交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我說對話的結果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

  (原標題:中美高層對話會有“成果”嗎?北大王勇接受港中通社記者專訪實錄)

【編輯:huxueshi】

視頻

更 多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銀髮婚禮|讓我為你再披上婚紗
4月22日齊“走塑"!你準備好了嗎?
三十五載時光之旅:與戴安娜王妃再度邂逅香港
【通講壇】美為何要否決巴勒斯坦“入聯”?背後或受這一集團施壓
這份戰略合作協議在香港簽署!
美國青年到中國武當山學武14載 是什麼讓他如此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