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I號”展品在港展出 揭海上絲綢之路謎團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10月13日電 “從灣區啟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現於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展出。發展局局長甯漢豪13日發表網誌介紹,“南海I號”是迄今全球考古發現中,保存最完整、體積最大,而且年代較早的遠洋商船。考古學家通過該批文物提供的線索,了解到“南海I號”的系列謎團。 “南海I號”出土的文物數量龐大,接近18萬件(套),其中瓷器約16萬件(套),鐵器凝結物124噸,開創中國單個水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右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宇(左二)、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曹勁(右一)和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左一)主持開幕禮。(政府新聞處圖片) 南宋遠洋商船“南海I號”出土的鑲寶石空心金鐲。(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聖山遺址出土的宋代青黃釉龍紋六繫罐。(政府新聞處圖片) 這艘宋代商船躺在廣東台山與陽江交界20多米深的海床達800多年,在1987年被發現,2007年考古人員將沉船整體打撈出水,現時船隻存放於陽江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船上載有大量外銷瓷器、手工藝製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眾多金銀銅貨幣,以及大量肩部印有文字和紋飾的醬釉陶罐,這些陶罐一般被學者稱為“廣東罐”。 研究人員把“南海I號”船上出土的醬釉陶罐,與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宋代文化層發現的“廣東罐”作對比,發現兩者非常相似。經深入研究後,證實這些醬釉罐都是南海諸窰的產品,從而推斷廣州是“南海I號”最後離岸港口。 而香港也有不少遺址出土同類醬釉“廣東罐”殘片,其中尤以九龍城宋皇台聖山遺址為多,反映香港自宋代以來,是貿易航線的中轉站,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中扮演一定角色。 由發展局、國家文物局和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合辦的“從灣區啟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現於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展出,共展出255項展品,展期至2025年2月12日。(完) 【編輯:黃璇】
|
視頻更 多
大熊貓“安可組合”首亮相 市民排隊多次只為能“再多看一眼”
叮叮車變身涼茶舖 帶你體驗老香港的色、香、味
對話張榮恭:堅持“九二共識” 兩岸關係就能和平發展
政商界人士靈堂送別呂志和 4名港澳前特首等10人扶靈
特區政府兩部門人事變動 李家超率新任局長會見傳媒
香港四維彩墨會員作品展童趣滿滿 熊貓畫成超級熱門
中國憲法的五次修正 都修正了什麼?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