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IMF總裁:“真正的春天”還没來 中國面臨兩個重要機遇

分享到:
2023-03-27 08:4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3月27日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出席會議時稱,1月份IMF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為5.2%,這不光對中國意義重大,對全球也同樣重要。這意味著,2023年中國經濟復甦反彈會使其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將達三分之一,甚至超三分之一。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綜合中新網、澎湃新聞報道,3月26日,在以“經濟復甦:機遇與合作”為主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當前俄烏衝突和貨幣政策收緊都在抑制全球經濟發展。她預計,即便是2024年的展望會更好,但是2024年的經濟增長也會低於過去10年3.8%的增長。與此同時,受高通脹、地緣政治衝突與分裂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中期展望依然是疲弱的,而且金融穩定風險還在增加。

當前中國的經濟活動正在恢複,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中國經濟復甦反彈意味著在2023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將達到1/3甚至超過1/3。格奧爾基耶娃說,“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經濟,我們的分析表明,中國GDP每增長1%,會帶動亞洲經濟整體增長0.3%,中國經濟復甦現在非常穩固,而且也有非常強勁的動能。”

在她看來,中國當前正面臨兩個重要機遇。一是通過提高生產率,推動經濟再平衡,從過去投資驅動增長轉向更多倚重消費拉動增長,這樣的增長趨勢會更持久、更少依賴債務,且可以應對氣候危機。二是綠色增長,IMF樂見中國提出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一承諾顯示了應對氣候變化對於長期發展的重要性。

格奧爾基耶娃認為,從全球角度來看,“真正的春天”還沒有到來,2023年依然充滿挑戰。疫情、烏克蘭危機、貨幣政策收緊等都在抑制經濟發展,基於這些因素,中期的經濟展望仍舊疲弱,且金融穩定的風險已經增加,在高負債水平及經濟從長期低利率轉向高利率的情況下一定會帶來通脹,同時會對整個金融系統產生衝擊。

格奧爾基耶娃直言:“我們最近看到在發達國家銀行業發生了危機,同時也看到政策制定者快速采取行動,來阻止金融風險傳導,各國央行也在增加美元流動性,這些行動部分地緩解了市場的壓力,但不確定性依然很高,所以需要繼續保持警惕。我們也在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并評估對全球經濟展望和金融穩定的影響。”(完)

【編輯:紀東】

視頻

更 多
中通社獨家|李家超談載荷專家選拔:香港青年對貢獻國家充滿熱忱
名場面再上演!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會師”
香港故事|區議員的一天都在做什麼?
日媒專門安排身高一米八的日本記者試坐C919,結果出人意料!
法國網友走夜路拍視頻 羨慕中國很安全!
澳洲前總統:在美國看來 中國經濟體量與其一致就是“犯了大錯”
叙利亞人民對中國遊客太熱情了 商販連錢都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