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新聞背景:台灣“九合一”選舉需要知道的問題

分享到:
2022-11-24 21:26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1月24日電(記者鄭竣凱)台灣“九合一”選舉將在11月26日舉行投票,此次選舉被認為是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期中考試。何為“九合一”?選舉結果有何參考意義?香港中通社為讀者整理相關資訊。

● “九合一”選舉選什麼?

“九合一”選舉指的是包括縣市長、縣市議員等9種地方公職人員的選舉合併在同一天進行投票,此次選舉共有19825名候選人,角逐11023個職位。

除公職人員選舉外,此次“九合一”選舉還附帶一項“公投”,若該“公投”通過,台灣擁有投票等“公民權”的民眾年齡下限將自20歲降至18歲。

● 選民人數及選務工作人員數目?

此次選舉將有近1930萬名合資格選民,由於應選名額巨大,選舉需要超過30萬名選務工作人員。

● 選舉關注點在哪?

“六都”市長選舉最受關注,所謂“六都”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台中、高雄和台南6個主要城市,這些城市擁有著超過其它縣市的行政地位,也聚集大量人口,其選舉結果更能反應出台灣民眾的政治傾向。當然,其他16個縣市,尤其是具指標性的新竹市、宜蘭縣等也頗受關注。

● 選舉有何參考意義?

“九合一”選舉在台灣當局領導人每任任期的第二年末舉行,等同於“期中考試”,選舉結果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民眾對執政當局的看法,同時也被認為是下屆大選的“前哨戰”,但由於地方選舉性質決定,與大選結果並沒有直接關聯。

● 怎麼才能贏?

依照台灣“選罷法”規定,按選區應選名額,票高者勝出。例如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現任市長柯文哲得票率為41.1%,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得票率為40.8%,柯文哲以約3500票的微弱優勢獲勝。

● 過去縣市長選舉結果如何?
“九合一”選舉共將決出全台22個縣市的縣市長,過去一直由國民黨、民進黨兩大政黨“風水輪流轉”。2018年,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勝,拿下15個縣市,民進黨則僅拿下6個,當時代表白色力量的柯文哲拿下台北市。

【編輯:李泺】

視頻

更 多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想要限制中國先進技術的發展 結果可能並不能如願
美英法大使竟出現在聲援巴勒斯坦人民的活動上 巴林代表憤而離席
香港有遠方 但有詩嗎
聯合國安理會上 王毅八分鐘發言擲地有聲
美國通過所謂法案干預香港事務 多團體到美領館抗議
國家航天員訪港 香港學生埋下“航天夢”
一個攝影展跨越穗港 看雙城百年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