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星期四
【字號:大 中 小】
5月18日,香港市民在銅鑼灣出行。香港大學醫學院編製的“本地個案的即時有效繁殖率”24小時內最新數值突破1,加之香港將於19日放寬第二階段社交距離措施,專家料食肆等高危地區或面臨再暴疫風險。(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5月18日,香港市民在銅鑼灣飲食。香港大學醫學院編製的“本地個案的即時有效繁殖率”24小時內最新數值突破1,加之香港將於19日放寬第二階段社交距離措施,專家料食肆等高危地區或面臨再暴疫風險。(香港中通社記者 曹文毓攝) 香港中通社圖片
相關新聞
【來論】習主席殷切關懷 暖香江共創未來
【來論】鄧炳強:攜手維護國安 特區砥礪前行
土耳其不反對 芬蘭瑞典能否順利加入北約?
【來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還需提升“能級”
習近平乘專列抵達香港 林鄭月娥等迎接
(香港回歸25年)專訪香港故宮館長吳志華:打造傳承、創新、開放“新”故宮
(香港回歸25年)從闖港青年到愛國僑領 沈家燊:香港前途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