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港理大:驟旱現象有加快趨勢 對香港或有嚴重威脅

分享到:
2022-04-20 18:41 |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20日電 香港理工大學20日公佈最新研究顯示,在氣候變化下,驟旱現象在中國南方及世界多個地區形成的速度有加快的趨勢。

  理大研究發現,長三角至海南省一帶的中國東南區域,面對快速乾旱的風險較高。普通旱情需時5至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醞釀,才達到最大的強度。但在2000年至2020年期間,五日之內形成的驟旱,佔同期所有驟旱的比例上升達18.67%。

  帶領研究的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助理教授王碩說,驟旱的特點是迅速在一個月之內形成,而且土壤的水分枯竭得很快,意味著早期預警的指標較少,影響對抗旱情的準備工作。

  他說,驟旱形成時,通常伴隨氣溫較平均溫度高及降雨不足,從而引發驟旱和熱浪同時出現的複合極端氣候現象。由於城市往往有較明顯的熱島效應,驟旱對香港等城市化地區,或會造成更嚴重的威脅。

  研究團隊綜觀全球過去21年曾出現的驟旱,綜合發展時間尺度以及迅速發展的成因。根據人造衛星對土壤水分監測,在過去21年間,全球出現過的驟旱事件之中,有大約33.64%至46.18%在5天內形成;佔同期所有驟旱事件比例,上升了3.23至19.03%。

  結果顯示,在世界大部分地區,驟旱雖然不是發生得更頻繁,卻是在更短時間形成。

  與傳統的、緩慢發展的旱情相比,驟旱隨着土壤水分快速消耗而演變,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和農業系統的失衡。

  王碩提出,各地政府應意識到日益增加的驟旱風險,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引發的新型天災。也有必要改良傳統旱災監察系統和指標,及時掌握急劇演變的驟旱情況。(完)

視頻

更 多
美國通過所謂法案干預香港事務 多團體到美領館抗議
國家航天員訪港 香港學生埋下“航天夢”
一個攝影展跨越穗港 看雙城百年變遷
駐港部隊也來了!香港九大政府部門及搜救單位聯合演習
航天員訪港|逾百學生機場列隊歡迎:親眼看到 心情激動!
市民排長龍領取航天工程代表團大匯演門票 有派發點15分鐘內派完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香港既是北京上海 也是倫敦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