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國家航天局:羲和號衛星在軌獲太陽H-α譜線,系國際首次

分享到:
2022-01-28 14:47 | 稿件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去年10月份,中國成功發射太陽探測科學技術實驗衛星“羲和號”。截至目前,“羲和號”任務反饋數據如何?未來中國還有哪些探日計劃?

中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發射成功。圖源:中國航天網

1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發佈《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對於上述問題,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趙堅進行了詳細解答。

“羲和號”衛星是中國首顆太陽探測的科學技術實驗衛星。去年10月14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正式邁入了空間探日的時代,意義很重大。這顆衛星經過三個多月的在軌測試和實驗,已經完成了衛星平台技術驗證40多次,對太陽進行了探測成像290多次,衛星的平台及有關載荷工作穩定正常,功能和性能滿足研制總要求。

“這顆衛星在軌還將繼續執行相關的科學實驗任務,和我們一起度過春節。”趙堅說。

目前,“羲和號”衛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和科學實驗成果。一是在軌驗證了新型高精度衛星平台的超高指向精度和超高穩定度技術,與傳統的同等慣量衛星平台相比,這顆衛星的指向精度和穩定精度均提高了兩個數量級。

二是在太陽科學探測方面,這是在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了太陽H-α譜線,全日面的H-α波段的光譜圖像。太陽的H-α譜線是光子與氫原子相互作用後,電子能級躍遷產生的譜線,是太陽暴發時響應最強烈的一個譜線,能夠直接反映暴發的特征。以前,人類對太陽的觀測,H-α譜線只能在地球上進行探測,但因為受到大氣擾動,這個數據是不連續、不穩定的。現在通過衛星在軌進行探測,就可以去掉這些不穩定因素,對太陽進行高分辨率的觀測和成像,可以更加準確地獲得太陽暴發時大氣溫度、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進而建立起太陽暴發從光球到日冕的能量積累、釋放、傳輸的完整物理模型,對研究太陽暴發的動力學過程及物理機理提供關鍵數據,有望獲得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產出。

趙堅介紹,“羲和號”登天探日,是繼“嫦娥五號”成功實現月球採樣返回,“天問一號”成功實現對火星的“繞、落、巡視”探測之後,在一年的時間之內,對太陽系中的地球、行星以及太陽這顆恒星的探測實現了全覆蓋,奏響了深空探測的“三重奏”,為航天強國建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關於中國未來的探日計劃,目前科學家們正在開展相關的論證研究,將使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構造,確定太陽活動特征,掌握其機理和活動規律,更好地預報空間天氣,造福人類。”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埃隆·馬斯克全球首尊蠟像亮相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銀髮婚禮|讓我為你再披上婚紗
4月22日齊“走塑"!你準備好了嗎?
三十五載時光之旅:與戴安娜王妃再度邂逅香港
【通講壇】美為何要否決巴勒斯坦“入聯”?背後或受這一集團施壓
這份戰略合作協議在香港簽署!
美國青年到中國武當山學武14載 是什麼讓他如此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