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特稿:中立外交關係降級 一中底線不容挑戰

分享到:
2021-11-22 17:4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1月22日電  題:中立外交關係降級  一中底線不容挑戰

 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

 11月18日,立陶宛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複交涉,允許台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21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決定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

 針對中方決定,立陶宛外交部表示“遺憾”。但對於允許台灣當局設立“代表處”的做法,立陶宛聲稱“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同時有權擴大與台灣的合作”。

 今年以來,立陶宛突然走向極端,跳上反華第一線。5月,立陶宛宣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7月20日,台當局宣佈在立陶宛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台灣在中國建交國設立的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8月10日,中國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隨著立陶宛在台灣問題上一意孤行,中國反制措施也逐步昇級。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2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訪問時指出,美歐西方國家在試圖主導新全球化的過程中,一直強調減少對中國依賴、供應鏈“去中國化”,他們看中了在半導體產業具備優勢的台灣,希望提升與台灣關係。立陶宛正是仗著背後有美歐支持,試圖以小搏大,挑戰中國的底線,藉此換取美歐補償。這種投機行徑極為惡劣,中方不得不采取嚴厲措施向立方發出警告。

 王義桅也提到,立陶宛事件背後所反映的更深層次問題,是中西之間的“叙事之爭”。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已徹底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西方國家對外交往工作現試圖繞過主權國家概念,改以所謂民主自由的價值觀幌子拉高與台灣的互動層級,解構、突破一個中國原則。立陶宛方面聲稱“代表處”不具外交地位,但法律定位上已明顯在國際製造“一中一台”。中方決定將中立外交關係降級,不僅出於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立場,同時防止立陶宛行為構成示範效應,引發其他國家效仿,更是在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而非少數國家鼓吹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外交代表分為三個等級:大使級、公使級、代辦級。其中大使和公使都是一國元首向駐在國元首大使派遣;代辦是一國外交部長向駐在國外交部長派遣,銜級低於大使和公使,是最低一級的外交代表。一些國家雙邊關係惡化、但未達斷交程度時,會召回大使,將外交關係降至代辦級。代辦沒有外交全權,只能辦理最基本的外交事務,并對僑民提供必要的外交服務和領事保護。

 此次并非中國首次因涉台問題將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1981年,因荷蘭政府批准荷公司售台潛艇,中國立即召回駐荷蘭大使。同年5月,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直至1984年2月1日,在荷蘭拒絕向荷公司發放售台潛艇許可證,并承諾不再批准向台灣出售武器的基礎上,中荷兩國才恢複大使級外交關係。

 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將產生何種影響?王義桅認為,從降級後立陶宛迅速向美國及歐盟“找補”的動作來看,中方的制裁和反制已經起到效果,立陶宛真切感受到中立雙邊關係受到巨大損害。沒有全權特命大使,意味著雙方的交流機制、合作業務基本停擺,首當其衝的會是貿易投資等領域。在全球事務參與及其他多邊場合,立陶宛也將很難得到中國支持。中國與荷蘭的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後,經過近三年才恢複大使級外交關係。如今立陶宛犧牲本國長遠利益,只為換取短期內政治上的蠅頭小利,就算其現在反應過來想要馬上糾錯,付出的成本也將是巨大的。

【編輯:俞丹鳳】

視頻

更 多
三十五載時光之旅:與戴安娜王妃再度邂逅香港
【通講壇】美為何要否決巴勒斯坦“入聯”?背後或受這一集團施壓
這份戰略合作協議在香港簽署!
美國青年到中國武當山學武14載 是什麼讓他如此著迷?
調查出爐!美方以國安藉口向中國潑髒水 中國拿出證據反駁
【通講壇】紛紛入駐卻不忘圍剿 歐美為何對TikTok“既打又愛”?
湘菜也可以不辣?湘菜名廚眼中香港的湘菜正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