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結束百年:戰爭殤思未消 國際社會籲以史為鑒(2)
时间:2018年11月11日 16:59 稿件来源:中新網
2018年8月25日,來自18個國家的數百名志願者聚集在法國凡爾登,穿上一戰士兵制服,重演凡爾登戰役場景,作為紀念一戰結束百年的系列活動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史
19世紀末20年代初,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複雜。
一戰之前,歐洲主要國家結成了兩個潛在的敵對聯盟,德國和奧匈帝國為一方,法國、英國和俄國為另一方。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遭刺殺,引發一連串反應,并最終點燃了兩個聯盟間的全面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
開戰後,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等)和協約國(法、英、俄等)雙方在歐洲戰場上交戰。但很快,戰火就超出了歐洲的範圍,將整個世界卷入戰爭漩渦。
一戰歷時4年多,最終以同盟國一方戰敗告終。戰爭期間,戰火遍及歐、亞、非3個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卷入戰亂,6500萬人參戰,傷亡人數超過3000萬人,造成經濟損失約1700億美元。
【編輯:黎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