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首頁|香港|澳門|內地|台灣|國際|財經|娛樂|文化|體育|休閒消費|圖片|滾動|

视频新闻>> 港台前线 | 社会万象 | 环球时事 | 财经风云 | 娱乐体育 | 综合频道

探訪香港唐樓:當鋪裡的香港記憶

2016年01月21日 09:23    稿件来源:中國新聞社

  

  香港新聞網1月21日電 【解說】敞開式露台、法式大窗,這種設有長廊式陽台的樓宇在如今高樓林立的香港顯得有些醒目,而在香港人的記憶中,卻是非常熟悉的建築——唐樓。這種建築在19世紀中後期出現在香港,曾經盛極一時,因為多數由華人居住,因而被稱為“唐樓”。在香港政府沒有大量興建公共房屋以前,幾乎所有港人都是舊式“唐樓”的住戶。  

  眼前的這棟唐樓曾經是一家當鋪,位於香港灣仔莊士敦道填海所得的土地上,原主人為香港當鋪大王羅肇唐。建築由4幢相連、設有長廊式陽台的樓宇組成,樓高四層,分別建於1888至1900年代,已有百餘年歷史,是目前少數留存的四幢相連陽台長廊式樓宇。建築以木為基本結構,墻由磚砌成,設有窗遮擋的露台,是當時盛行的商業樓宇,通往陽台處裝有法式大窗,面向莊士敦道處設有陽台長廊。地面曾經用作家庭式商鋪,樓上為住宅。

  百年的唐樓,承載了很多香港人的記憶。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有“年關難過年年過”的說法,當鋪也是春節前最多人出入的地方。也有些香港人為討個好意頭,願意在年底到當鋪典當些東西,希望把過去一年中的不順一一典當,新的一年能够好運連連。

  【同期】香港古跡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 陳榮珊

  以前有些習俗很有趣的,原來我們去一些典當行,像朝奉那樣,把一些要典當的東西遞上去估價錢。典當有個規矩叫“九出十三歸”。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東西值十塊錢,但他(當鋪)只給你九塊錢,你要想贖來的時候要給(當鋪)十三塊,這個就叫做“九出十三歸”了。另外剛才我們講朝奉,是叫二叔公,所以有很多這樣的名詞是很有趣的。當然其實大押對很多人來說都很有意思。可以了解以前的市民生活,以前沒錢的人,包括現在菲傭用很多。外傭就會用這些典當行來多拿些錢。

  【解說】2007年,香港特區政府出資修護“和昌大押”所在的樓群。如今,這棟樓裡的“和昌大押”已經不再繼續典當業務,只保留了門市,將典當業務搬到街對面的新址。其他樓層和房間開設了服裝、餐廳等店鋪,頂層的天台則開放給市民參觀休息。

  【同期】香港古跡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 陳榮珊

  2007年,政府用1500萬投資在它上面,去修複它,那你看到屋頂做了餐廳,下面是一個商店賣東西,讓它活化了。希望我們的歷史建築,不僅是做和昌大押,甚至可以做很多不同的東西,讓它可以重新使用,讓人們感受到這個美好的環境。政府是希望讓這件事裡有新的概念。

  【解說】除了商業用途外,香港唐樓更多的是用來居住。住在唐樓的人每天聲息相聞,彼此常來常往、親近熱絡。藍屋是位於香港島灣仔石水渠街的一棟唐樓,原址曾是一所醫院,樓高兩層。1922年複建成現在四層高的建築,樓梯間的墻壁、單位內的窗戶同樣由木材製造,而露台部分則採用鋼筋水泥建造,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建築的唐樓,目前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2007年,有慈善組織在藍屋開設了“灣仔民間生活館”,展出舊時灣仔民間的生活用品,希望引起公衆對地區文化保育的關注。從2012年3月開始,“灣仔民間生活館”成為了現在的“香港故事館”,關注的小區文化議題由灣仔小區擴展到全香港。故事館內展示過去香港人生活中常用的“老物件”,希望能在新時代的繁榮中,保留舊時代的風俗文化。如今成為懷舊景點的藍屋,得名卻出自機緣巧合。據介紹,20世紀90年代,政府為藍屋外墻加塗油漆時,物料庫內只剩下藍色油漆,樓宇被外墻被塗成藍色後,藍屋也因此得名。限於建造時的技術和設施條件,藍屋至今仍然沒有獨立衛浴,雖然生活不便,卻仍有8戶人家,居住在這棟有近百年歷史的建築中。

  【同期】香港古跡文化風俗研究推廣學會主席 陳榮珊

  現在還有8戶人家住在這裡,一共21個人住在這裡。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兒是,很多人在這住了幾十年了,還繼續住在這裡,但這裡是沒有洗手間的。但是他跟這裡的感情很濃厚,就覺得承載了很多歷史意義在裡面。甚至一家人的生活都保留在裡面。

  閆宇赫 鄭興 香港報道

【編輯:黎群英】
编辑推荐
精彩图片
  • 香港出現天文現象吸引市民駐足欣賞

  • 組圖:中央援建香港臨時醫院項目舉行竣工移交儀式

  • 組圖:油麻地佐敦一帶的居民陸續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记者特稿
  • ·“英國殖民香港時期不需公務員宣誓效忠?但他們會‘查家宅’!”
  • ·24萬人沒工作!香港失業率打破16年高位
  • ·什麽?美國要成為香港暴徒的“避難所”了?
  • ·一聽香港公務員即將宣誓,這個“攬炒工會”立刻光速散夥……
  • ·攬炒派李卓人虧10%急賣房!香港網友:這是……要跑路了?
热门专题

關於我們 | 中通社叢書 | 銷售| 聯繫我們

友情鏈接 國務院港澳辦 | 香港中聯辦 | 駐港公署 |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紫荊網 | 文匯報 | 大公報 | 香港商報 | 中國旅遊網
PRINTED BY:H K CHINA NEWS AGENCY LIMITED
22/F, Eastern Central Plaza, 3 Yiu Hing Road, Shau Kei Wan,Hong Kong.
Tel: (+852) 28561919 Fax: (+852) 25647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