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4月8日電 據中新社報導,【解說】不久前,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參觀北京一所中學,引發網民對校服美醜的爭論。與內地頗顯單調的運動裝校服相比,香港學生的校服千姿百態、各式各樣。
在香港街頭,經常可以看到款式各異、顏色五花八門的校服,既有旗袍長衫、領帶西裝又有百褶裙、水手服,也有白襪、黑鞋、毛尖背心等,它們有的講究儒雅斯文、有的則緊跟時尚潮流,這些或傳統、或現代的校服夾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當中,儼然成為香港街頭的一道風景。
在香港九龍華仁書院,這裡的校服上身為綠色西裝,下身為灰色西褲,並配有領帶和皮鞋,這身校服不僅顏色鮮明,其透露出的正式和嚴謹也在無形當中規範著學生的行為。
學生們也對自己的校服頗為認同。
【同期】香港九龍華仁書院 學生 陳澤煒:象徵著我們學校,和為了培養我們讀書的一個莊嚴的環境。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學校。
【同期】香港九龍華仁學校 學生 潘衍諾:穿著校服,覺著代表學校的時候會好一些,比如出去比賽或者有任何演出的時候,穿著校服覺得莊嚴,返回學校就覺得很自豪,可以代表學校出賽。
【正文】香港九龍華仁書院是一所有著80多年曆史的香港傳統男校,這身校服同樣也有歷史。作為教會學校,九龍華仁書院的大部分神父來自愛爾蘭,綠色為愛爾蘭的傳統顏色。愛爾蘭神父將校服的顏色定為綠色,以紀念祖國。而如今,這身校服則代表著自主、自重、自強以及和而不同的華仁精神。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像九龍華仁這樣的傳統名校,在選擇校服時更傾向源於歷史傳統的中式或者西式服裝,比如西裝、旗袍、唐裝等等。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個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
林松坡告訴記者,這些傳統名校的校服多為建校之初設計,受歷史文化影響,有的為迎合中國傳統習慣、有的則考慮西方的辦學背景,同時也講究為學生增添斯文儒雅的氣質。幾十年下來,校服也成了這些學校名氣、品牌以及底蘊的代表。
【同期】香港金綸服裝有限公司 創辦人 林松坡:那些傳統的名校,幾十年前已經有了,它們保留傳統的作風,它覺得我(這間學校)已經是老牌的,人們都認識我了,不需要花太多去改變了。
【解說】與傳統名校崇尚保守的校服不同,許多“年輕”的學校則喜歡標新立異,講究校服的潮流與時代感。於是,諸如水手服、百褶裙、各種背心式的校服也逐漸盛行。林松坡告訴記者,有的學校甚至將校服分為四種顏色。
【同期】香港金綸服裝有限公司 創辦人 林松坡:現在學校多,每一間學校都想和別人不一樣,大家都有個念頭,我想學生走出來更靚,更多人有印象。有的學校,運動服都分好多組,紅黃藍綠,分組比賽。
【解說】林松坡介紹說,目前,香港中學生置辦一套冬季校服,包括襯衫、羊毛衫、外套、西褲、領帶等,再加上運動服,總共花費七百到八百元港幣,夏季則差不多是一半價錢。通常,香港學校會通過招標形式,請多間校服公司報價,如何選擇,全由家長決定,學校不會強制要求在某一家校服店購買,而且校服加價幅度每年不會超過通脹。(完)
記者 趙安源 朱赫 香港報道